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历史上我国铁路旅客票价的几次大调整

3
回复
2862
查看
[ 复制链接 ]
    我国铁路客运价格一直实行全国统一水平的国家定价,1998年7月《价格法》实施后改称政府定价。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4月起,允许部分铁路旅客票价向下浮动;2000年11月起,允许部分铁路旅客票价以公布的《铁路旅客票价表》为基准上下浮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铁路旅客票价总共进行过四次较大的全面调整:

    第一次是1952年3月,关内外直通旅客列车开行,全路统一客运运价,客票基价降低为人公里旧币135元(此前关内基价为每人公里136.50元,东北地区基价为每人公里336元)。软席按硬席票价加75%,加快票按硬席基本票价率加20%,卧铺票价按上中下铺分别按硬席票价加40%、50%、60%。计费里程采用里程区段的中间里程计算,小孩票价按大人票价减半,旅客票价内另加2%的保险费。当时形成的票价体系基本上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次调价是1955年6月1日,铁路旅客票价提高30%,硬席基价从人公里旧币135元提高到175.5元,折合新币0.01755元。

  第三次全面调整客票价格的时间已经是1989年8月5日。由于长期没有调整旅客票价,票价明显过低。在此背景下,经国务院批准,对客运运价水平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硬座基价率由每人公里0.01755元调整为0.03861元,提价幅度120%,其中100~里以内票价提高60.80%, 以保持同公路客运运价的合理比价。旅客票价平均增幅为112.79%。为照顾边远地区,还将3000公里以上的递远递减率由减价40%扩大为减价50%。


    第四次,即最近一次全面调整客运价格是在1995年10月1日。为了缓解铁路客运价格偏低、企业严重亏损的问题,经国务院批准,旅客票价基价率从人公里0.03861元调整到0.05861元,同时适当调整了不同席别的比价关系,理顺了递远递减率。这次铁路调整价贯彻了国民待遇原则,取消了外籍旅客二号票价和港澳台旅客特价,国内外旅客实行一种票价。(完)


[ 本帖最后由 T7/8 于 2007-4-9 22:20 编辑 ]
2007-4-9 22:15:06

铁路客运价格改革的主要历程

    为解决铁路客票价格存在的问题,从九十年代初起,在国家计委等国家综合部门的支持下,对铁路客票价格进行了一系列局部改革的尝试。

  1.区域性的票价改革


  1994年11月,国家计委批复广深准高速铁路软座票价。自1995年1月1日起,广深铁路硬座票价上浮50%。

  1996年2月,国家计委批准,自1996年4月1日起,允许广深铁路普通客运在当时票价的基础上再上下浮动50%,在规定浮动幅度内,由企业自主定价;准高速铁路客运实行企业自主定价。

  1996年10月,国家计委批准上海——南京快速列车在新型空调列车票价的基础上上浮30%。

  1996年12月,国家计委委托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物价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铁路市郊定期客票价格。

  1997年4月,国家计委批准上海铁路局管界内开行的25K型高等级软座客车实行分等票价,旅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10公里以上的,二等车软座客票基准价每人公里0.2805元;旅行速度在每小时110公里以下的,二等车软座客票基准价每人公里0.2330元;一等车和特等车软座基准价以二等车基准价为基础,一等车软座客票基准价按高出20%确定;特等车按高出50%确定;旅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10公里以上的,一等车客票基准价每人公里0.3366元,特等车客票基准价每人公里0.4208元;旅行速度在每小时110公里以下的,一等车客票基准价每人公里 0.2796元、特等车客票基准价每人公里0.3496元,浮动幅度以上述基准价为基础,允许铁道部根据市场情况在上下10%的幅度内确定具体票价。

  2.旅游列车和全列新型空调列车的票价改革

  1987年11月,国家物价局批准冬季旅游列车实行特价,根据优质优价的原则,按正常票价加收50%。

  1992年9月,允许旅游列车软、硬卧特快票价上浮70%,软、硬座票价上浮55% (不另收季节性空调费)。

  1992年9月1日起,按照优质优价原则,经国家物价局批准,凡符合全列新型空调客车条件的铁路旅客列车的票价可以比普通旅客列车的票价提高50%。

  3.春运浮动票价改革

  1993年春运期间,对乘火车进出广东省和广东省境内的乘客实行浮动加价,软座、软卧和硬卧每票加价30元,硬座快车每票加价20元,硬座慢车每票加价15元。

  1994年继续对进出广东省和广东省内的铁路旅客实行浮动票价。这次上浮修正了加价不分席别和不分省内省外的简单作法,改为进出广东省的卧铺每票上浮30元,快车座票每票上浮20元,慢车座票每票上浮15元;广东省内上下车的卧铺每票上浮20元,座票快车上浮10元,慢车上浮5元,3元以下的票价和学生、小孩、革命伤残军人及外籍旅客票价不上浮。

  1995年春运期间, 春运浮动票价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北京、郑州、济南、上海、柳州、成都铁路局和广铁集团,凡属该范围售出的车票除小孩、学生和革命伤残军人外均实行浮动票价。这次春运浮动票价采取按票价分档、定额上浮的办法,票价5元及以下每票加3元,6元—10元的加5元,11元—30 元的加10元,31元—50元的力口20元,51元及以上的加30元。

  1999年春运期间恢复春运浮动票价,执行范围和标准:春节前从上海、南昌、广州、柳州、成都5个铁路局始发的部分旅客列车和春节后到达以上5个铁路局的部分旅客列车,票价上浮幅度硬座票价不超过10%,硬卧、软席票价不超过20%,具体浮动车次和浮动水平由有关铁路局根据市场情况自行确定。

  2000年春运浮动票价的范围是,春节前自北京、上海铁路局和广铁(集团)公司始发,春节后自成都、郑州、上海、南昌铁路局和广铁(集团)公司始发的部分直通旅客列车,其它铁路局客流特别集中方向的部分旅客列车。上浮幅度为,优质优价列车票价上浮20%,其它旅客列车票价上浮30%。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学生、儿童票价不上浮。2000年春运浮动票价的范围和幅度与2000年基本相同,铁路局管内车票价是否浮动由各铁路局自行掌握。(完)
2007-4-9 22:18:43

使用道具 举报

T7/8 是一位铁路运输经济行家、旅客运输价格政策专家、
          客运成本及效益分析师、旧版硬卡票收藏鉴赏高手。
2008-6-9 23:34:27

使用道具 举报

中国铁路的抢钱史
2008-6-10 12:51:1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