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大家有没有觉得天津市的火车站的列车分配不合理

7
回复
1837
查看
[ 复制链接 ]
火车站的列车车应该将相同方向的火车尽量配置在一个车站到发,而天津恰恰相反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没有京秦铁路之前,大部分北京山海关之间的各次列车途经天津,因此京哈,京津之间的火车停靠天津站,京沪的火车停靠天津西,这也无可厚非

但是现在大部分京山方向的列车改走丰润,因此实际上北京经由天津开往山海关以远的列车已经很少,停靠天津站的列车主要是京沪线经由天津往山海关方面的列车,京津间的列车主要在西站,但是城际列车却终到天津站

因此我认为:

扩建的应该是天津西,客专引入天津西,让京津城际各次列车也终到天津西,这样天津往北京方面的列车集中在天津西,旅客选择的余地也大,不像现在一部分在天津站,一部分在西站,灵活性很差

天津站主要负责始发津山方向和京沪方向的各次车,以及少部分津山经由天津终到北京的过路车

这样,旅客乘车的车次选择余地就大了

不知大家有什么看法么?
2007-5-1 11:48:17

没有京秦的时候

京沪线的快车只有4对8趟,14 22 40 46。只有三个始发站,沪 青 福。
天津西的影响力亦有限。在候车室里这8趟快车再加上几趟慢车就解决了。8趟快车有多少影响力,况且四趟上行快车只到北京,没什么影响。大家看一看现在东光吴桥这样的车站就明白当时京秦没有时天津西站的客流量了

京哈线列车上京秦后,京沪线列车一年比一年多,78年调图增加120 128 。81年调图增加248 298 。84年微调增加162, 86年微调增加110。87年调图增加266,88年微调增加156。因此天津西的影响力逐年增加。

京津间列车不能说主要在西站,真正西站的客流量(北京方向)不可与天津站同日而语,与天津北也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就连票贩子和查票的工作人也,不拿北京来的人当回事,有没有票都能出站。因此天津西站到北京来日方长。
2007-5-1 17:42:59

使用道具 举报

1984年前终到上海站*(北) 只有13与21,北京站发津浦线列车不超过12组对;而发京广线方向则为24~26组对
2007-5-1 18:35:20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津西未来改造后还是有希望成为主站的,当然现在一切都要为天津站和京津城际让路。
此外2楼说的也很有道理
2007-5-1 19:44:59

使用道具 举报

你这个问题研究的很好

原帖由 北京火车迷 于 2007-5-1 18:35 发表
1984年前终到上海站*(北) 只有13与21,北京站发津浦线列车不超过12组对;而发京广线方向则为24~26组对

1981年,调图,北京到所有的省会城市都有了始发车,京广线辅射的省会城市多,自然它的始发车就多。而京沪线省会只有沪济 宁 杭 合 福六个,再加上青岛烟台 ,影响力并不大。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是京哈线,原因很简单,东北是重工业基地,因此一建国就一省不是一趟也不是一个城市有进京车。

当时京广线的跨局列车中,不是到省会终到始发的只有三趟,那就是北京到襄樊的141次,北京到重庆的9次和189次。
北京到京沪方向的跨局非省会列车主要是247 239
而北京到京哈方向的跨局非省会列车车有101 129 171 27 289 167 39 165诸多。

这就能想象出来为什么当年北京到南昌的145次天天挤的晚点,而齐齐哈尔到北京的168次天津上500人还显得很空的原因了吧。
2007-5-2 08:16:46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8 快价慢速列车 的帖子

小时候回湖南读书;145/6次真是挤的要命;卧铺不好买的;去贵阳(那时是直快停株洲站)的149次也差不多;最好的是47次特快了;15次特快好象也停株洲站的
2007-5-2 10:11:12

使用道具 举报

很精辟的论述 支持
2007-6-16 10:59:04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是说,看现在东站北上的车,除了京津始发的城际车外 几乎就没有什么车再北上了
客专引入西站 京津城际放在西站,可以让旅客北上选择的余地更大
那样的话,旅客在任何时段来到西站都可以有不同类型的车选择, 选择余地大,是否更好?
2007-6-16 12:25:16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