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当我对窗外大漠流沙的景色渐渐失去新鲜感,在内燃机车的轰鸣声中昏昏欲睡的时
候,一座雪山出现在视野当中。第一次如此真切得看到了雪山,心情很激动。一直以来我
都很向往那些能看到雪山和大海的地方。我一直觉得,面对大海能使人的心胸变得开阔,
面对雪山则能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大海的辽阔和雪山的圣洁,是自然界最有感染力的风
景。
在一个叫做托克逊的小站停下了,和对面开来的一列风尘仆仆的双层客车会车。看那
列车上挂着的路线牌,原来是喀什开往乌鲁木齐N948次。和刚才会过的喀什到乌鲁木齐的
8874和阿克苏到乌鲁木齐的5808,以及下午才会见到的库尔勒到西安的1068,还有晚上库
尔勒到乌鲁木齐的N944次是南疆铁路上现在仅有的五对图定客车。据说库尔勒到喀什的路
风沙很大,所以那边开来的车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
列车继续前行,沙漠已经渐渐远去。峰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天山山脉,将成为南疆铁
路上的列车的下一个需要征服的目标。黑褐色的岩石,越来越茂密的植被,与刚出吐鲁番
时的风景已经判若两重天。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鱼儿沟车站了。
鱼儿沟车站是南疆铁路上的一个大站,所有南疆线上的列车都要在此停靠,加挂一台
补机来应对越来越大的坡度。此外这里还分出一条前往红岭的支线铁路。“鱼儿沟”是个
南疆铁路上难得一见的有些汉语风格的站名。尽管此站地位重要,但是毕竟是个很偏僻的
地方,客流量很小,站房规模也不大。站房上繁体的鱼儿沟站站名字体虽不漂亮,但是很
有些刚劲挺拔的力度,感觉可能出自某位军官之手。
等了对面开来两列货车以后,L283便鸣笛发车了。乌局鱼段的绿色DF4B补机和乌局库
段绿色DF4B本务机一起牵着18节绿色车厢行使在天山上的铁路,一幅很漂亮和谐的画面。
鱼儿沟到巴仑台这段铁路,是我至今为止走过的最漂亮而有特色的路段。那份壮美实在是
令人永生难忘,而难以用语言形容。当窗外出现河流,那水不是黄色或红褐色,也不是蓝
色或绿色,而是清澈见底的灰白。当窗外出现山峰,那山不是黑色或黄色的岩石,也不仅
仅是绿色的草木,而是戴着皑皑白雪的帽子或是披着五彩缤纷的高山草甸袈裟。当窗外出
现生物,那精灵不是寻常可见的燕子麻雀,也不是号称征服自然的人类,而是羽翼如刀枪
般刚硬的苍鹰。列车沿着蜿蜒盘旋的展线爬升,有时看到头顶一座大桥,过一阵从隧道里
出来却发现正在行驶在刚才看到的大桥上,而下边正是刚才进去的隧道口。列车越爬越高
,天空也越来越蓝。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清澈见底”这个词也是可以形容天山上的天空的
。一片片白云在空中悠闲的漫步,此情此景莫不使人心旷神怡。
经过德文托盖,那里有一座S形的长大桥梁,是中国铁路桥梁建设史上的经典作品之
一。随后列车停靠乌斯特站,与对面开来的1068次会车。L283次在南疆线上只有两个办理
客运业务的停站,便是鱼儿沟和这个大多数时刻表上都找不到的车站乌斯特。而其他列车
必停的巴仑台,和静,焉耆等站却快速通过,很是有个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
蒙古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大约是我目前知道的最长的县级地名了。
美好风景尽管令人流连,但终究早晚会被抛在身后。过了巴仑台,便基本上翻越了天
山。已经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色,便开始盼望列车快些到达我们的终点库尔勒。巴仑台
,胡斯台,大西沟,天桥南,和静,焉耆……一个个宁静的车站向着我们的列车致意,泛
白的盐碱地上生长着不知名的植物,也没有注意到补机是否已经在什么时候摘下,也许就
是南疆线最后的印象了。
到达库尔勒已是北京时间晚八点,不过因为时差的缘故这里却还是傍晚的感觉。库尔
勒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的首府,也是南疆最大的城市。库尔勒车站
站房只有候车室和出站口,售票处却在站前广场的另一边。站房上有汉,蒙,维三种文字
的站名。尽管南疆铁路前边还有令人联想到陆游“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轮台,有着举世闻
名的库车大峡谷的库车,还有那个叫做三角地的小站,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有着另一
番民族特色的西部重镇阿克苏,喀什……不过因为时间关系我只好在库尔勒折返了,希望
以后能有机会完成未竟的南疆之旅。 |
2007-8-22 17:1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