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那台蒸汽机车!--------徐宜发(人民铁道报)
在我国铁路史上,蒸汽机车曾作为铁路运输的主力,奔驰在神州大地,昂首高歌,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蒸汽机车在郑州铁路局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沧桑,2002年3月1日,最后一台建设型8077号蒸汽机车在宝丰机务段退役,郑州铁路局举行隆重仪式,告别时用蒸汽机车的历史,标志着我们的机车牵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现在郑州铁路局那台8077号机车,陈列在郑州世纪欢乐园,每当看到他就会回想起心中的往事。
我是在铁路边长大的孩子。我出生时我们家住在郑州二道街,与京广铁路仅有几十米之隔,从小就听惯了火车头的汽笛声,最喜欢看的是来来往往的火车,听妈妈讲,那时候只要一听见火车叫,我就往道口跑,直到火车无影无踪才离开。当然那时候火车也少,半天也过不了一趟车。
我与蒸汽机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小学是在铁路子弟小学,初中毕业又上了铁路司机学校,学的是开蒸汽机车,毕业分配到机务段干的又是开蒸汽机车。日久天长,风里雨里,我与蒸汽机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蒸汽机车上经历的磨练,让我难以忘怀。这段经历给了我力量、智慧,更是锻炼了我的毅力和品质。
8077号机车是1987年大同机车工厂生产的,配属郑州铁路局宝丰机务段。在它服役的十几年里,乘务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无论谁和他相处,每次干玩活都把它擦的干干净净,铜铁分明。机车乘务员个个爱车如家。在告别蒸汽机车仪式上,宝丰机务段老司机乔清林站在8077号机车前,饱含深情的说“我从司炉到司机,与蒸汽机车相伴30多年,越干越有劲。现在一说蒸汽机车全部下马,说实话还真有点舍不得------”我非常理解乔师傅的心情,要离开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谁能不留恋呢?人都是有感情的。这一天大伙纷纷与最后一台蒸汽机车照相留影,让这难忘的一瞬间定格在历史的记忆里。
最后一台蒸汽机车下岗让我想起了许多。1825年,英国著名工程师史蒂芬逊设计并制造第一台商用蒸汽机车问世,迄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在人类工业革命发展进程中功不可没。世界上一些国家专门把使用过的蒸汽机车收藏,以示对那个时代的纪念。我们也应该把最后的一台车保留下来,让它成为历史的见证。郑州铁路局年年都有使用年限较长的机车退出运输生产第一线,把这些机车集中存放供人参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基于这种想法,我们把8077号蒸汽机车完好的保存在了宝丰机务段。
2003年5月,我正在组织襄樊到安康的列车增吨实验,突然接到朋友杨小林的电话,让我帮忙找一台蒸汽机车参加电影的拍摄。原来是电影导演冯小宁要拍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片《举起手来》,需要有部蒸汽机车配合。这让我想起了8077号蒸汽机车。拍摄那天围观的人不少,都争先恐后看新鲜。那年中央电视台播放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又仔细看了一遍,有了蒸汽机车参与,电影很精彩。
郑州与铁路有着特别的感情。早在100多年前清朝政府修建京汉铁路,跨越黄河铁路大桥选址在郑州北面二十几公里,于是京汉铁路从郑州穿越,之后修建的陇海铁路有在郑州交汇,郑州成为铁路交通枢纽。有了铁路交通的便利条件,郑州从一个小小的 县城发展成为中原大都市,人们都说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修建火车头公园要有铁路部门的配合。铁路局把退下来的火车头存放在世纪欢乐园,让这笔财富永久保存下来。随后,8077也和一些被淘汰的内燃、电力机车一同入住郑州世纪欢乐园,为游人增添了新的乐趣。
郑州世纪欢乐园建成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游客,尤其是摆放在显著位置的 那台8077号蒸汽机车,更是让游人驻足。火车头时间越久远越有价值。这些不同时期的火车头,经过风雨沧桑的洗礼都留下深深的时代烙印,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国铁路发展的历史。 |
2008-1-15 22:4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