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合理和不成熟的设计.
(1)动力系统.
DF4CK机车的动力系统采用了DF4C机车的16V240ZJC柴油机.运用功率2650KW.不难看出这个功率在DF4B和DF4D之间,所以这既能融合DF4D的优点,也能具备DF4B的优点.但是在内燃机制造技术成熟的今天240柴油机的原有设计应该说是比较落后的.体积大功率小,而且重量大.因此如果能按照280柴油机结构制造的话,那样柴油机体积和质量将有大幅降低.柴油机质量减小能使车体中部载荷下降车架挠度减小.相当于增加了车架刚度.能减少运行中的震动.280柴油机结构的宽度和长度都比较小,而改成240后能进一步减小柴油机体积,柴油机窄了,相应的内走廊就会展宽.这有利于机车的检修和司机通过.对比DF4DK由于功率比较小,而冷却面积和4DK一样大.所以耐高温性能应该是比DF4D更胜一筹的.相比DF11就更优越了.而且可以继续通过缩小行程的办法将功率降至2250KW(3300马力).机车的牵引性能通过提高传动效率得以维持原来状态.这样能进一步降低中部载荷,因为形成的缩短,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的震动.
(2)电器系统
电气柜保留DF4C机车的电气柜设计,整流柜建议使用DF4D的硅整流装置,因为这样能减轻整流装置的发热,从而提高传动效率.电器桂柜应加装辅助通风的风扇.这样有助于提高电器的稳定性.
(3)传动系统
对比DF4DJ,DF8CJ我们可以看出前者功率小,而牵引能力却大于后者.这是因为4DJ采用了德国制造的励磁机和牵引电机,使得传动系统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现在的东风4CK机车采用的牵引电机和励磁机还是相当落后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牵引能力.而前面又提到降低柴油机功率.所以提高传动效率是很重要的.所以机车应采用新的高效励磁机,和高效的牵引电机.
(4)走行部
DF4CK的走行部设计的是很不成功的,对于准高速机车来说,DF4CK的转向架轴距不够长,而机车的轴重只有21T且仅在1.3.4.6轴上有4个牵引电机.由于转向架长度不够,进而造成二系悬挂承载点过于集中,这就造成转向架高速下前后跳动的问题.又由于该车为架悬试转向架.牵引电机的质量全部集中在转向架有分配在3跟轴上,3跟轴的簧下质量并无明显差别.而只有4台牵引电机的DF4CK机车每跟轴的牵引力却和DF11机车基本相同.因此造成牵引粘着质量不够.又因为高速下的跳动,因此机车在高速下的空转肯定非常严重(据说DF4CK在环铁实验的时候正是雨天,空转已经很厉害了,这才没有通过鉴定). 机车的制动系统是采用了单侧单元制动器,这使得机车在高速运行下制动力不够的问题,虽然DF4CK机车质量只有126T,相对于DF4DK和DF11惯性小很多,运行速度也比DF4DK和DF11低10KM/H但是单侧单元制动器仍不能很好的满足需要.DF4CK的二系悬挂参数是按照东风11机车设计的,这造成转向架和车体间间隙过大.(见上面DF4CK侧图.)由于转向架本来就比较轻,加之机车转向架车架间隙大,加距了机车重心上移,造成高速下晃动严重.机车抗蛇行减震处在车体前端,挠度小,因此效果不明显.对于以上问题应做如下改进:1.将转向架轴距增加至2000MM.减轻高速下转向架前后的跳动.2.将机车改为双侧单元制动器分别在1.3.4.6轴安装.2.5轴为单侧单元制动器,(具体外型见DF11转向架).3.降低二系悬挂高度,使机车车架转向架间隙和DF11机车相同.进而使机车油箱位置降低,整车重心降低.稳定性能增加.5.以上措施必然增加转向架质量所以对牵引电机进行减重设计.以上也提到对柴油机的减重,因此机车整备质量仍在控制范围之内.不改变,甚至有所减轻.柴油机重量的减少使车体上部质量减小,重心下移.6.机车转向架加长后将抗蛇行减震按照DF11的设计装在转向架后部,并采用DF11的大抗蛇行减震,以提高阻尼系数.横向减震也改为DF11的大减震,原因同上.
(5)单拉杆牵引
DF4CK采用的单拉杆牵引应该说是比较科学的.单拉杆的低位牵引对于增加粘着力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SS3B和SS4G)后者采用了低位牵引,结果牵引性能大幅度提高.所以改进后的机车仍然要保持单拉杆牵引.且结构简单省去了很多调节机构.稳定性也有所增加.
(6)轴控
DF4CK机车由于只有4个牵引电机.如果采用架控,当一个转向架发生空转时,功率向另一个转向架转移,造成功率转移过大.防空转效果不好.如改为轴控有一个牵引电机空转事向其他3个牵引电机转移,转移幅度小.防空转效果好. |
2008-2-13 17:4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