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名从事铁路客运工作的乘务员,在多年的乘务工作中看到旅客列车车厢,上水做业都是由各上水站的人工操作。一直以来没有形成自动化上水程序,因此,上水不足造成旅客饮水和车内用水极度困难也是常见的,所以看在眼里我急在心上,我坚信总有一天会发明一套能够替代人工作业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上水效率高的自动化新设备,捐献给我国铁路来报答铁路对我幼年的养育之恩。在这信念和鼓舞下我苦心研究奋发钻研,终于发明了客车车厢《全自动上水机》。于2006年6月8日向国家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申请,本发明于2007年11月14日正式授权。我的家庭情况特殊曾受恩于铁路,因此我抱着回报铁路报效于国家的想法一直在努力实现着。如今终有一丝希望了可发明拿在手却更加茫然了,不知和铁路哪个部门联系,又该从何下手。虽然各类公司来了很多信函前来联系,但为早日实现我多年的愿望根本无心顾及。一心只想捐献给我国铁路。那么铁道部下设的所有机构和部门。对于我这么一个普通工人来说确实是全然不知。更不知道去哪联系,只好联系铁道部的高层。因此,在网上查到铁道部的详细地址和部领导的确切姓名,在本专利尚未授权前我于2007年8月19号以特快专递向部领导寄出,询求有关负责按受捐献的部门。满怀希望等了三个多月没有任何消息,又于11月30日以挂号信寄出第二封信,但时至今日由如石沉大海。古有报国无门,今我捐献无路。难道我们高度文明崇尚科学发展的今天,也会重现历史的尴尬吗?我想于情于理也不应该不理采吧?每当看到国家领导人来生产一线看望职工;慰问农民那激动人心的场景,是多么的亲切和感人啊。虽然同在一个社会却是职相近、质相远啊!
请看到的给复制转发一下,在此我谢谢大家。
下面的文章是曾寄给铁道部的一封信。
安先文
敬上
本信自寄出至今尚未回复
我是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铁路客运段的一名职工,在长期从事客运乘务工作中,常常遇到因车站上水、补水不足而引起旅客闹水荒的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我们客运服务的质量。也造成了路风路誉的不良影响。给我们卫生清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每当遇到或想起这些都对我触动很大。因此,我下决心改变这困扰我们以欠的问题。经过我的细心研究和多方观察。终于发明了一套全自动客车车厢上水装置。并申请了国家专利,本专利在2007年11月14日第《46》期专利上出版公开。专利号:ZL2006201184446;并于11月17号收到由国家颁发的授权证书。
长期以来,众所周知铁路客车车厢上水工作都是由人工操作,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而且对于一些停车时间较短的上水站因上水时间短很难满足客车上的用水需要。
目前已知的车厢上水嘴的位置,都是设置在车厢底部,这样对上水水流会增加一定的阻力,在关闭上水阀门的过程中也造成了水资源的一些浪费。也因冻结积水危及行车安全。寒冷地区车厢上水嘴及其上部管路和地面上水设备极易造成冻结,因此难以确保正常使用。也易造成粪便、尿液等物对上水嘴的污染。因受铁路线路间隔狭小和列车走行部位等影响,很难实现客车车厢自动化上水程序。到目前为止在各大上水车站尚未见到效果好的客车上水装置。
本发明为铁路客车上水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上水效率高;节水性能好;长效性强的自动化上水装置。由于采用了电磁阀排水。可有效避免上水管路存积水的冻结,因此适合于各种环境气候下使用。
本发明因涉及铁路现有客车车厢上水嘴的重新定位和车厢顶部加装上水嘴的问题,因此需要铁道部相关部门的审核认定后方可实施。对此我认为不是铁路局和厂家能够决定的事情,也不了解铁道部下设哪个部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因此冒然向铁道部的领导请教。
我的初衷是把这项专利捐献给我国铁路使用,以此来了却我多年的心愿,也是我的家庭受恩于铁路的回报。我幼年四岁时,父亲在一天早晨上班途中不幸被火车轧死,当时家人沉浸在一片悲伤之中。父亲去世后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没有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在这迷茫之际是组织送来了温暖,是各级领导送来了关怀。给我母亲安排了工作,解决了我们一定老小的生存危机。在铁路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和小妹完成了学业。并且都已得到了很好的安置。我的家庭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感谢党、感谢铁路的各级领导和社会。我所感受的这段经历,是我一生要回报社会的动力,做为一名铁路职工,能为我国铁路建设实现现代化做出自已的一份贡献,也是我们每个铁路职工应尽的职责,也希望本项专利在世界铁路史上,给我们中国铁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早日实现我国客车上水自动化,希望铁路给予支持。
请看到的给复制转发一下,在此我谢谢大家。
安先文
敬上 |
2008-4-12 10:0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