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火车
看了p5兄的文字有很多感触,最想的就是明年暑假什么时间能让他带我也去看看詹先生的杰作,这样就能把摄影/骑车/火车和我的职业联系起来了,是不是以后我往道桥的方向发展呢?哈哈,还是先大概潜水吧,给我也起个id,我可什么都不知道啊,难道叫我大一寒假回家时今生第一次做的T66?这个肯定俗了,试试吧,等我知道了什么再改吧.
我对火车的认识不多,因为我在2005年春节我21岁之前没有坐过火车,一直的梦想就是坐能穿山越岭的车爽爽,人家昆明四川的同学回家时就特别幸福.记得那时的土木工程概论课,随便自己写一篇有关土木的论文,我那时没做过火车,又听说京沪高铁的事,于是就找了好多(复印了10多块钱的杂志呢)高铁的资料,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得了个优,哈哈,高兴,赞我自己!不过这个可能是我在南京得的差不多惟一的优了,别的科目......
钢材去找当时的那些资料竟然没有找到,我感保证我我不会扔这些东西的,因为我是属耗子的,可是就是找不到了,算了,慢慢回忆吧.
那时大概知道了主要是德国法国日本这三个国家竞争,可是05年是中法文华年(还留着好多那时去美术馆的好多彩页呢,穿过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和妹妹一起在那幅画前照了好多照片),德国那时上海的试验线出现了什么事故,什么触头烧毁==.其实我认为就是有人在找借口,没有人会说德国的东西不好的,只有人说德国的东西贵,而我说德国的东西是性价比最高的!
日本呢,只会给sb下跪的法西斯的东西只能背地里说它好.
所以法国的TGV就成功了.
法国的TGV的外形我觉得很不好看,因为我在图书馆过刊杂志室里找到的一本民国二十几年的什么科技杂志的封面就是当时的"蒸汽高速轮轨",和现在的TGV(当然是我看到的那个型号,没记住)长的简直一模一样,那本杂志的纸是黑色的,我特别担心我翻页是会折了.
还记得听过吕志涛院士的讲座里他提到上海的磁悬浮的高架要求特别高,他现在能做出零挠度的概念,当然那是他的强项------预应力.
还记得土力学老师讲过武汉------广州的高铁,他关于高架的质量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时他说的特别有气势:如果出了事,我不管你人死了多少赔多少,我只管我的车厢,一亿多一节,谁赔得起?!
那时他用的手机是treo650,我那是一个相当羡慕啊,他跟我说他的学生好多都是一年一套房的收入(就算是顺义现在的房价也够了,不行,顺义的也高,就算我现在处在的南京的南部的江宁的也够了),让我别急,哈哈,但愿吧.
因为老去广州,可是还要给我们讲课,就整体飞来飞去的,那时班上不好好听课老是说话,他说:这五一的飞机票也不打折,我给你们讲课成本有多高?你们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的不打折的机票吗?
他有一件事让我特气愤就是平时他重点强调边坡稳定性的东西,每节课都讲,我也都听的特别认真,可是考试时一道也没考,我提前交卷问他,他说题不是他出的,废话,肯定不是你出的,那你就不能让那个年轻的老师多出几个边坡的题?他拍拍我的肩膀说,没问题,肯定没问题你.
还有对火车的认识就那次五一去济南,顺便再北上回家.南京到济南的车上那个人多,相当多,我同学前一天去的但是我出发前的那个中午他给我打电话说他还在南京,如果我想去的话赶快去长途车站买火车票,也许还能赶上,他的票的硬座,可是硬是没能上车,人太多了,用南京话的多的一B已经不能表达那个程度了,用北京话再加上宋丹丹的是真tmd相当多也仅仅是轻描淡写,因为我没做过几次火车,我第一次听说有车票的人没能上的了车.上个寒假从电视上看到的西客站的景象我已经不惊讶了.当时我从北京站出来时老爸的车也是半小时没动窝儿2个小时走了2公里.受到了同学的"恐吓"我没有吓倒,心想今晚坐不上就不去了,济南也没什么.润之爷爷说什么战略战术藐视重视敌人的,我反正是不敢拿那个仅仅32L的"大包"了,换了一个在南京买的力派的小挎包(这个力派是北京产的,南京买的,买的时候特别想家,因为记得小学时老爸给我买的那个力派背了好多年,一直背到小学结束,质量相当好),就带一两件衣服,抱着必胜的决心,下午五六点天还没黑就早早的来到刚刚建好南京站(因为十运会才建好,一个学姐说她从大一一直看着南京站在建持续到她硕士毕业也没建好),火拼了!!!看着大屏幕上T178下面的字只有晚点两个字,我不由得有些害怕,我同学虽然没上车但人家至少还看到车了呢,我不能晚点的根本没看到车吧?好像是十二点刚过没多少,也是晚点没有几分钟,开始检票了!!!我当时相当兴奋,因为同学昨天没走了更多是因为一起的人太多了,还有好多女生,不可能那么玩儿命的挤上去,而我不一样就一个人,我肯定行.
检票过后到了站台,车呢?车呢?没有车啊,原来是骗子啊,车根本就没有来!!!完了......过了不知道多久,突然一声亲切的笛声,车来了!!!我准备好架势,抱好我小力派,准备火拼!!!等车近了我发现一个总要问题,车厢里没有空间,里面都是人,就连车厢中间都是......怎么办?挤,拿出在北京挤地铁的实力来,俺们北平来的嘛儿没见过,挤!!!因为北京的地铁没有南京上海那么先进会停在固定的区域,所以我早就练就了判断车门停在什么位置的本事了,火车也差不多.很快我就占据了有利地形,即使我不使劲也能上车,当时的列车员真是苦,悬空着双脚垂直的踩在车门框上不让我们上车,嘴里大吼着什么,下车原来没有几个,但可是相当艰苦啊,上车了我,车厢里面嘛......北京地铁里人最多的时候再加上1/3吧,那个密度,我是一个硫酸分子用浓硫酸不能形容,那叫发烟硫酸的状态,我不扶着任何东西就是倒不了.
还有就是大秦线了,那是一条电气化的,不过我从小就没看那些扎的辫子的车跑多快过,不会火车也超载吧?去三姨家每次都要路过,长大了才知道那上面的车厢里运的都是什么,运往哪里,有什么政治目的.
不说了,又说到政治了,现在的感觉不是手冷了,是脚冷,冷的不行了......
火车上多好,不分南京北京,都有暖气都有空调......
2006.12.9 00:15于前任首都 |
2006-12-9 18:5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