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铁路小亨 于 2008-2-12 22:29 发表 
当芜湖车站因为拥挤而死人后,铁道部对过路车放票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宁可欠员,也绝不超员.
为了安全,很多人回不了家,上不了班.但如果为了让更多的人回家\上班,就势必由于不可控制因素而造成超员.这就是矛盾.应该选择哪 ...
个人认为,还是可以在二者之间找到相对好一些的平衡点的。但是根本的一点(抛开提升总体运能这一长期策略),似乎应该建立和完善列车与沿途车站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让沿途每个车站都能够及时的了解到每趟过路列车的真实上座情况。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所以需要有效的监管机制,也就是:列车及时通报了超员,车站依然超收,责任明确是车站的;列车及时通报了欠员或者超员不多,车站却不发售足够车票,责任明确是车站的。总之,列车长的一个重要职责应该是及时、准确的通报自己列车上的载员状态,而车站领导人员的重要职责应该是用人脑(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机械化判断)分析各种信息,作出最优化的安排,从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效率。可能那些中、小车站的领导们会觉得这个任务太难,但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太懒、不愿学习、不愿意思考!那些保平安、混日子的人,应该被懂管理、有责任心、有足够业务经验和素质的人所替代。这一步如果做到了,应该是铁路管理改革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一步,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毫无疑问也是巨大的。 |
2008-2-13 15:5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