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委员一批评 老大就生气

6
回复
1118
查看
[ 复制链接 ]
  中国人多,春运的人次更多,这确实是很难的事情。人均铁路长度只有一根香烟那么长的中国,如何好服务旅客,远远不止是关乎“运输学”的学问。

  最近两个有关铁路的新闻事件,影响很大:四川女乘客孙学华,在前往广州的火车上突然晕倒,随即死亡;死者家属怀疑是列车上拥挤、混浊的运输环境,导致孙学华突发疾病,事发后列车与车站救治不力;铁路部门则认为,孙学华晕倒与列车超员无关,铁路方面“该做的都做了”,没有过失(2月19日《南方都市报》)。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炮轰”铁道部,批评抗灾不力;而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勇猛地回应批评,毫不留情地严厉“驳斥”郭锡龄“既违背事实又违背常识”(2月19日人民网)。

  旅客一说话,“老大”不客气;委员一批评,“老大”就生气。可是,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比如对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发言,网友的跟帖评论几乎是“一边倒”,比如说:“广州市政协副主席说的是大实话。从他的言论可以看出,他是个好人”;“我们不怕四条腿的华南虎,我们怕两条线的铁道部”;“切,铁道部服务难道还很好不成?坐了无数次火车,对火车上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个认识:我他娘的上辈子欠了他们一屁股债”;“你一个政协副主席就想批判我们中央企业?笑话,谁理你,谁怕你啊,没事一边凉快去”;“铁道部的官员还是应该清醒一点!铁老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何必老虎屁股摸不得!的确老百姓还是不满意铁路这几年工作的”……

  被批评,总是不爽的,这是人的本性;喜欢听好话,是人,大抵皆如此。然而,看得起你才批评你,对你寄有希望才批评你。广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来以敢言著称;他们批评铁路,在细微之处或与事实有出入,但从“形而上”的层面、从思想理念的高度看,他们说的可真是没有错、批的可真是很对头。

  若说有“铁路病”,还真是“体制病”。国有的、垄断或准垄断的企业,像官不像官,像民不像民。当受到批评时,它是官,吃不得批评的;当运行困难时,它是“民”,委屈得不行。从本质上说,铁路的问题不在“下头”,而在“上头”。

  多年之前,我曾与家人坐火车从桂林回浙江,没有座位,拥挤得简直是无立锥之地,那种长时间长途旅行的苦难让人永铭不忘,反正回家后我大病一场。不久前我去过欧洲的瑞士和德国,坐火车跑了很多个城市,那车多人少、宽敞舒适、安详宁静、交通工具之间转换为“无缝隙衔接”的情形,让坐车的人明白什么叫享受。今年除夕之夜,就是大家正在看“春晚”的时候,我坐火车回丽水青田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在火车站就领教了什么是细节上的“稀缺人性、不见温暖”:从一楼到二楼的扶梯竟然是不开的,我一家三口拎着大包小包,与众多旅客一样,比拼体力攀爬上那扶梯,小女儿还摔了一跤,把我老婆给心疼的;偌大的候车厅挂了很多电视机,可是不见一台开着,皆为聋子的耳朵——摆设,这个时候让那么多的候车旅客看一眼春晚的演出,不会费你多少度电吧?除夕夜,团圆夜,这些为了家园的片刻温暖而辛苦旅行的百姓多么不容易,可是,旅途中并没有感受到“旅途因温暖而美好”……

  不是这些未带地图的旅人有多少苛求,我们的百姓真是最好的人,他们忍耐、平和、向往,只要走得成就满足了,可习惯于坐小车出门的领导,是不知道他们那种艰辛的,想不到在服务上哪一点该改进。

  体制病,毕竟是骨子里的病,难治。半官半民,则西药中药都不管用。在世界上,铁路的运营,有国营的也有私有的。在铁路运输业发源地英国,铁路部门原本是国有的,后来经过改革变为私有,5年后又重新回到国营体制。但无论是私有或国营,其目标只有一个,让铁路为旅客服务得更好,属于“两利相权取其重”。如果我们无论公私,皆为经营者自己得利最大、舒服最多,那么,永远不会抵达为公众更好服务的目标。

  这是网友概括的年前年后发生的“道歉”:我们的温总理道歉了,为了那些在雪灾中被困的人们;郴州人民政府道歉了,为了那些在黑暗中过节的郴州百姓;铁道部副部长道歉了,为了那些在贵昆铁路意外中失去生命的人们;韩国首尔市长道歉了,为了那些因崇礼门被烧毁而痛心的国民;澳大利亚总理道歉了,为了那些因政策失误而饱受歧视的土著居民;陈冠希和阿娇道歉了,为了那些疯狂的粉丝和社会的道德良知;陕西林业厅也道歉了,为了四个月前那张草率发布的华南虎照片……如今面对乘客之死、委员之批,铁道方面却没有丝毫歉意。(徐迅雷)
2008-2-20 11:09:42
又是一个喜欢捣乱的!

道歉,要看自己有没有真正的责任!文章也说了“铁道部副部长道歉了,为了那些在贵昆铁路意外中失去生命的人们”,可见铁道部不是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

至于这个委员批评时间,应该道歉的是谎话连篇的政协副主席,呵呵。

至于春运以来的其它时间,动车组撞人,应该是中铁十六局出来道歉,而芜湖的乘客伤亡事件,还有乘客在车上被刺杀身亡事件,则是应该由铁道部出面道歉的。
2008-2-20 11:29:02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生气的时候就得生气!
2008-2-20 11:30:24

使用道具 举报

委屈可以受,但不能不明不白地受。
2008-2-20 12:48:21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himalaya 于 2008-2-20 11:29 发表
又是一个喜欢捣乱的!

道歉,要看自己有没有真正的责任!文章也说了“铁道部副部长道歉了,为了那些在贵昆铁路意外中失去生命的人们”,可见铁道部不是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

至于这个委员批评时间,应该道歉的 ...

芜湖事件我觉得铁路责任并不大。站台上少得可怜的工作人员当然控制不住局势。
相反一个人的离去,冷静走了,再也回不来我们身边了,可是为了一条不能挽回的生命,整倒了那么多活着的人,实在不应该了。
一线职工苦啊,也许这一点当官的看不到,没有体会,或者曾经的体会忘光了
2008-2-20 15:49:29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京局津段1478 于 2008-2-20 15:49 发表
芜湖事件我觉得铁路责任并不大。站台上少得可怜的工作人员当然控制不住局势。
相反一个人的离去,冷静走了,再也回不来我们身边了,可是为了一条不能挽回的生命,整倒了那么多活着的人,实在不应该了。


我的意思不是一定要整倒多少人才算负责了。也不是说责任在于当时值班的那些一线职工。

其实这个事件的背后,是铁路系统管理上深层次问题,在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发作。其实铁道部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善后、赔付等方面做的很痛快。只是,多一句道歉,可能更合适一些。

也许,以后铁道部真的对公众道歉的多了(当然是指确实是自己的责任),渐渐的才能赢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2008-2-20 16:47:50

使用道具 举报

长沙站长的那个太冤了。那个政协委员真的脑子是有问题,该强硬就给强硬
2008-2-29 21:04:32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