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上海磁浮惨淡经营 民间质疑:为何不是地铁——影射北京机场快线

3
回复
1967
查看
[ 复制链接 ]
上海磁浮惨淡经营 民间质疑:为何不是地铁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尽管如此,对于磁浮公司来说,经营的难处仍有不少.据游庆雍介绍,前不久磁浮公司做过市场调查发现,磁浮线客流的构成,旅游观光和作为交通工具的旅客比例基本对半。
   而在《瞭望东方周刊》对磁浮线旅客10余人进行的随机调查中,仅有一个来自广告公司的齐先生是前往浦东机场坐飞机的,其余都是全国各地前来体验磁悬浮的旅游人士。
   即便是这位齐先生,也说:"我是第一次来,主要想体验一下。下次坐飞机就不一定来了。"因为"从这里去机场价格比较贵,关键是还要倒车,比较麻烦"。
   磁浮线旅客构成对磁浮公司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申通集团副总工周曰凡向《瞭望东方周刊》分析:"相对于旅游观光而言,商务旅客是比较稳定的。如果将来大家对磁浮逐渐熟悉,旅游观光的比例可能下降,那么流量可能受到影响。造成商务旅客比例较少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磁浮线的站点设计不尽合理,龙阳路离市中心还较远,让大家带着行李转车是比较麻烦的,所以很多人就放弃坐磁浮线。"
   为什么不是地铁
   其实,对于磁浮线,民间质疑的声音很大:与其把100亿纳税人的钱扔到一个根本没法收回的无底洞,不如造地铁更能解决上海的实际交通问题。
   上海地铁运营的效果,似乎完全支持这种言论。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办公室主任周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地铁运营公司经营的一、二、三号线每天的客流量已经达130万以上,每天的票务收入就达300多万。如此算来,则一二三号线每年的票务收入现在就可达到约12亿以上,这还不包括地铁广告和商铺的收入。
   孙章教授则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如果不要偿还建设费用,并且扣除折旧,地铁运营公司的状况还是不错的,到现在为止,它已经上缴申通公司利润2亿以上。
   上海地铁的投资究竟是怎样的呢?
   申通集团的副总工周曰凡透露,地铁一、二、三号线的运营收益目前至少是投资的5%左右,相对于磁浮线同样条件下不到1.3%数字,明显划算得多。
   实际上,上海地铁的经营状况在国内确实是相当不错的。北京地铁运营30年来一直亏损,北京市政府以往每年用于地铁的运营补贴接近10亿元,近几年每年还少不了5亿元的补亏。广州地铁一号线2000年运营亏损2500万元,2001年的运营成本达2.3亿元。
   香港是个例外。截至2004年6月底,香港地铁公司受惠于香港经济复苏,加上物业部分持续为公司带来庞大盈利,2004年上半年香港地铁公司纯利达11.75亿港元。"香港的情况比较特殊,它的人口密度非常高,票价也非常高,再加上沿线的房地产也归地铁公司开发,所以才能盈利。"周曰凡解释。
   另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初在建磁浮线的时候并非没有应该选择地铁或是轻轨的声音,只是由于这条线路某种意义上是作为"试验品"才得以最终敲定。
   经济账背后的政治账?
   "其实,磁悬浮线路在上海的建设运营,政治考虑是有的。"申通集团副总工周建宏表示。实际上,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磁悬浮列车项目,早已列入国家863计划,而"国家863计划的磁浮研究中心就设在磁浮公司,与磁浮公司的技术部门合而为一"。
   "通过这个项目,中国在磁浮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和建设取得了不小进展。"有关人员这样解释。
   他们宣称,在磁浮公司提供的资料中,通过引进和吸收德方技术,中国已经开发了造价低于钢梁的新型预应力复合轨道系统,解决了混凝土徐变、温差变形,跨越河道、软土地基上的不均匀沉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研制了复合轨道梁加工机床,掌握了高速磁浮轨道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并获得了包括线路技术、专用支座在内的一整套专利技术。
   游庆雍介绍:"在主合同验收结束后,所有岗位目前均为中国人,已完全实现了由中国自己的独立运行、维护系统的目标。由我们自主开发的维护管理系统软件已投入试行,将逐步全面实现系统维护计算机管理。"
   "纯粹从经济上看,这个项目实际上赔得影都没有了,也远比地铁亏得厉害。但由于磁浮列车是快速、低耗、无污染的全新高技术,所以对于中国这样资源缺乏、人口众多的大国,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看,是中国志在必得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因此不能以一时一地的得失来看上海磁浮项目。"同济大学一位研究人员表示:"关键是我们磁浮技术进展要对得起花的这些钱啊,而且工程质量方面更要确保万无一失才行。"(记者吴立波/上海报道)
2006-9-3 20:18:24
首都机场快线,全程好像只有三个车站吧?目前359大量的客流的始终地点都是什么地方,而机场快线的车站设置又如何?

直线电机技术,非常好,可是成本必然高,那么加上全程对号入座,票价必然不菲,虽然不会是150元/位,但至少也是50+。而且即便到了东直门,换乘也是不便。如果真的在乎钱,还图方便,那就机场大巴了;否则就是直接打车。这样说来,机场快线还有谁坐?亏损将成为必然。

不了解各地的机场轨道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但只希望北京的机场快线不要步上海磁悬浮的后尘。拭目以待~~
2006-9-3 20:24:26

使用道具 举报

这几个东西都在含沙射影的暗示新xx的龌龊
2006-9-4 13:15:37

使用道具 举报

到时候就知到怎样了
2006-9-4 13:23:59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