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一条对高铁技术自主研发体系有利的消息

4
回复
1211
查看
[ 复制链接 ]
最近终于看到一条对“中华之星”有利的消息。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在视察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时,肯定了株洲高速列车技术集成平台,并“寄予厚望”,这是对一线科技人员宝贵的精神支持。徐匡迪此行是为调研轨道电力牵引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构架。这种到一线调研的做法,在制定自主创新政策的过程中值得提倡。这条消息也让关心“中华之星”高铁技术研发体系的人们看到一线曙光。

  建议科技部和发改委的政策制定者也到装备制造业的一线多调研,包括到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去看看,了解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困难。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高速铁路相关设备制造业是一个潜力巨大,意义重大的行业,如何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同时,开发出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何打破行业利益的局限,推动自主技术的产业化,仍是急需破解的难题,有待于社会各界,尤其是有关部门的努力。

  对公众关心的“中华之星”量产和“中华之星”自主研发平台存废问题,在徐匡迪访株机的报道中,对于后者透露出积极的讯息,而对前者则未涉及。徐匡迪对株机厂高速机车研发平台给予了高度评价:“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城轨车辆、高速机车制造基地,下一步要不断推进自主创新,构成技术创新的产业链。只有自主创新,企业才会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的持久动力,才会有核心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提高制造业竞争力非常重要。”但报道中未透露“中华之星”能否量产。不管如何,这标志着这两个问题开始走出行业主管部门封闭的决策圈子,进入更高层次的决策视野。中国民族机车制造业的自主发展排除部门利益干扰,破解“首购难题”,有了新的希望。

  “部门利益”及“特殊利益集团”问题,近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特殊利益集团影响政府采购,封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装备的市场空间,在一些行业已是公开的秘密(报道),只有提高相关决策的透明度,使公众能够“知情”及“参与”,才能避免“部门利益”取代“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现象。

  现在值得警惕的是,日本通过特殊利益集团将70年代发展起来的,并不先进的新干线技术转化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标准,从而窒息中国高铁技术的自主研发。韩国在引进法国300公里/小时TGV技术并消化吸收后,并未停步,而是进一步自主研发成功350公里/小时的高铁技术,并确立了研发400公里/小时动力分散式高铁技术的目标。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整合研发力量,彻底消化吸收已引进的技术,然后不要再无限制的引进技术,起码不要从一个国家重复引进技术,而是要确立自主研发的目标,等象韩国那样,完成自主品牌的研发之后,在确定技术标准更有利于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发展。这和3G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急忙把WCDMA或SCDMA确立为中国的国家标准,则自主技术TD-SCDMA会失去市场空间。

  破解“中华之星”“首购难题”,使之量产,则中国高速铁路技术自主创新的局面会全盘皆活。徐匡迪在株洲时还就中部崛起的战略发表谈话,指出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发展路径上,自主的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可以并行不悖的,二者可以也应该做到互相促进,而非以一种创新模式否定另一种创新模式。关键要做到“以我为主”,支持自主研发。

  要成功地进行高铁技术自主研发,整个研发系统需要具备政治意愿,投资者,市场,人才队伍,研发集成平台,工艺制造能力等六要素,并要求以一定的方式把这些要素组织起来,北京大学路风教授等研究者发现,组织形式对研发是否成功至关重要。而自主研发的产品能否进入市场也是整个研发系统能否运转起来,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

  路风教授认为,拥有合资企业的中国母公司是可以搞自主开发,但是合资企业本身搞产业开发基本上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现实。因为合资企业的产品是定型产品,是图纸已经设计好的。我国的政府部门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在产品开发上一直想走这样一个路径,第一步引进先进的产品技术,第二步实现零部件国产化,第三达到自主开发。结果走到第二步后走不通了,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了,因为零部件国产化不能导致产品开发能力的形成。

  而现在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仍然试图走这条走不通的路,并因此停止了自主研发产品“中华之星”高速机车的开发,这里有必要先提出来,时间耽搁不起,必须督促有关主管部门立即恢复“中华之星”的自主研发,并为其产业化应用开辟市场空间。
2006-10-23 19:13:29
不知道这对星星的命运有什麽样的影响?
2006-10-23 20:31:15

使用道具 举报

值得警惕的是,日本通过特殊利益集团将70年代发展起来的,并不先进的新干线技术转化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标准,从而窒息中国高铁技术的自主研发。韩国在引进法国300公里/小时T技术标准,从而窒息中国高铁技术的自主研发。韩国在引进法国300公里/小时TGV技术并消化吸收后,并未停步,而是进一步自主研发成功350公里/小时的高铁技术,并确立了研发400公里/小时动力分散式高铁技术的目标。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整合研发力量,彻底消化吸收已引进的技术,然后不要再无限制的引进技术,起码不要从一个国家重复引进技术,而是要确立自主研发的目标,等象韩国那样,完成自主品牌的研发之后,在确定技术
=======================================
韩国高铁为什么赔钱,就是因为放弃引进适合其的日本技术
和运营模式,而舍近求远选择不适合其国情的法国技术造成的,看看
日本韩国的城市和人口分布,自然环境多相似。而与法国有很大不同
,看看韩国高铁的大站距就没个不赔钱,动力集中不适合了吧,又要重新搞动力分散,当初引进日本技术就完事了吧。
2006-10-23 21:30:17

使用道具 举报

凡是人家封锁的,中国都搞得有声有色;凡是人家开放的,中国都搞得一塌糊涂。
2006-10-24 11:24:46

使用道具 举报

政协的,又不是铁道部的,所以,说话管用么?
2006-10-24 15:37:2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