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楼主: 东风4-1660

月票再次改革,地铁、近郊火车会不会吃亏呢?

21
回复
2433
查看
[ 复制链接 ]
原帖由 cipir 于 2006-12-27 11:06 发表


打个比方,我平常不出去,就每周日出去一次,来回倒两次车共花6元,每个月四个星期,共24元,而学生月票每个月只有20元,公交公司只需要 1 / 15 的成本,就获得了比一张月票还多的收入。这还公平吗?(我们 ...

这一点上你犯了个偷换概念的错误。你说的问题坏在“北京的月票制度”而不是“月票制度”本身。也就是说,你根本没有搞清楚谁大谁小。全世界像点样的国家就中国没月票,按你的理论,全都落后,全都不公平?!但是事实证明显然错误还是在中国!建议你对全世界的月票仔细研究后再发言,月票制度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福利制度的体现,因为月票本身就有四大类(福利性专用、通用;非福利性专用、通用),说月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取消是趋势是以偏概全的谬论,是不尊重历史的行为,充其量只是中国在取消!

[ 本帖最后由 hakutaka 于 2006-12-27 13:19 编辑 ]
2006-12-27 13:11:44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dinosaurhxe 于 2006-12-27 10:38 发表
我想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少开私家车,北京现在太堵了。首堵啊!
发展公交优先,就是希望减缓这种情况,这里的公交指的是公共交通,而不单单指公路上的公交车。

顶多新鲜俩月,等到占便宜心态过去理性回归后(估计得春节后)该怎么着还得怎么着,这是因为,这次改革本质倾向上是消灭区别,看似公平,实际上根本目的(提高公交份额)不能达成,本质上还是在走原来人民公社的老路。公交(这里是所有公共交通的综合包括出租车)需要细化差别化服务,没有差别的服务注定不能为多数人接受。北京早年(1990年以前)的公交反倒是差别化服务了,只是受限于当时的意识形态,价格没有差别开而已;后来(1990-2005),价格倒是差别化了,但是本末倒置,高价不优质,质量(速度,服务,舒适度的综合)没有差别开,也就是说全然丢失了差别化服务的根本。结果很显然,早年公交利用率3成多,滑到现在1成多。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仅没有实行完全彻底的差别化服务,而且差别化在逐渐变弱。小汽车的普及仅仅是表象其中一个原因,但根本就不是问题根本。
2006-12-27 13:18:29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cipir 于 2006-12-27 11:06 发表


打个比方,我平常不出去,就每周日出去一次,来回倒两次车共花6元,每个月四个星期,共24元,而学生月票每个月只有20元,公交公司只需要 1 / 15 的成本,就获得了比一张月票还多的收入。这还公平吗?(我们 ...

在这一点上我和孟教授的观点一致.真正存在问题的我国的传统月票制度.粗放型\彻底福利性月票是计划经济制度造成的社会毒瘤.特别是学生优惠行为,过分低廉的票价是非常不合理的.日本普遍采用的专线月票政策照顾了通勤通学的利益,也照顾里运输企业的经济性,这种月票制度才是合理的.
不过你在阐述过程中存在明显问题.如果你打比方,用成人月票似乎更加合理.学生月票本身价格就和价值严重背离,是非常没有参考价值的.而即使你用学生月票作比,客观的说,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你可以选择最合理的方式购票.如果你周末常出去,完全可以打一张月票.没有任何人阻拦你.至于公交公司的成本,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是不考虑的,他们只考虑从自己兜里拿出去多少钱.还是这句话,开放购买的月票,是一种优惠手段,这种优惠额度有多有少,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就绝对算不上不合理.

原帖由 cipir 于 2006-12-27 11:06 发表
  本报讯 (实习生/叶健 记者/南小渭)城巴是否可以开设月票服务?针对东莞一网友提出的问题,市交通局昨日作出答复,鉴于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东莞城巴不准备开设月票,不过,城巴“IC卡”收费系统力争今年上半年试行使用。

  市交通局昨日通过该论坛对sally作出书面答复表示,公交月票作为一定时期社会福利的体现,给乘客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对公交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根据其他城市的有关应用经验,结合东莞现状,在目前经济不断发展,公交企业纷纷改制的社会环境下,开设公交月票可能导致不利于合理分配交通资源、伤害市场竞争机制等问题。

  据了解,北京、南京、广州、昆明等大城市也正在酝酿或者已经取消了公交月票的发行。


      我最反感的就是各个城市主旋律煤体说的话.他们只能成为政府的口舌,完全没有公正客观的报道.咱们的月票制度之所以危害市场,恰恰是因为政府定价,而不是企业行为造成的.公交公司发行这种模式的月票完全是被迫.如果是一个完全竞争的放开市场,公交公司为了追求更大客流,更低成本,更高效益,完全是可能发行月票而参与市场竞争的.月票不能仅仅看成是一种福利,更是一种参与市场的竞争手段.只要月票的价格和其价值不背离,为什么不能用月票参与市场竞争呢?日本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哪呢
      月票制度被全世界普遍应用,惟有到了中国成了洪水猛兽.宣传的力量啊.这么宣传,真正的目的,恐怕并不是宣传中说的那么简单
2006-12-27 14:32:57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k55 于 2006-12-27 12:33 发表
我支持骑自行车,锻炼身体且速度快。

      现在北京的交通状况逼着老百姓再次拿出自行车,有钱的就买车了.其实客观的说,自行车占据的道路资源和因为速度差而对整个交通造成的影响看,大城市推行自行车交通方式是不甚合理的.不过到了今天,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严重滞后的现状,逼迫人们只能重新骑车,这也只能说明我国公共交通的落后了
      另外我个人的感觉,在成都那么多年,感觉成都的公共交通远好于北京.如果北京出门,我很可能选择骑车,可是在成都,因为发达而方便的公共交通网,我觉得还是公交车更合适
2006-12-27 14:38:28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12-27 13:11 发表

这一点上你犯了个偷换概念的错误。你说的问题坏在“北京的月票制度”而不是“月票制度”本身。也就是说,你根本没有搞清楚谁大谁小。全世界像点样的国家就中国没月票,按你的理论,全都落后,全都不公平?!但 ...


首先感谢小亨和hakutaka学长的关心。

这个, “原来的北京月票” ,“市学”、“通学”、“通工”,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其价格和价值是严重背离的,你们也认为是这样的。我指的就是这些,没有针对任何外地的、外国的月票制度。

既然目前北京不可能马上建立起和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似的月票制度,那么,与其保留计划经济时期的“市学”,“通学”,“通工”,任其制造不必要的拥挤和换乘,造成有的车挤、有的车空的局面,还不如彻底废除。

等若干年以后,北京的公交进入高级阶段,再学习西方,开始重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合理的月票制度。岂不是更好吗?
2006-12-27 18:58:56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cipir 于 2006-12-27 18:58 发表


首先感谢小亨和hakutaka学长的关心。

这个, “原来的北京月票” ,“市学”、“通学”、“通工”,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其价格和价值是严重背离的,你们也认为是这样的。我指的就是这些,没有针对任何外 ...

咱们在这也就是发发牢骚,是不是取消老百姓是没有发言权的
实际上,咱们取消月票,是不会在恢复成欧洲或者日本的月票模式的.计划经济,实际上我们现在就是用这种方式取消的月票,建立的公交地铁运输体系.非市场经济的方式进行~~这是最让人失望的地方
2006-12-27 19:41:21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cipir 于 2006-12-27 18:58 发表


首先感谢小亨和hakutaka学长的关心。

这个, “原来的北京月票” ,“市学”、“通学”、“通工”,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其价格和价值是严重背离的,你们也认为是这样的。我指的就是这些,没有针对任何外 ...

首先,必须要正视现在的做法也不能做到均衡而且规定上下车门还进一步恶化了效率,上海没有月票基本没有打折,事实证明也没有做到均衡(地铁和汽车的区别很大)!根本原因还是价值和价格不对号,没有本着对市场进行细分差别化服务的理念去改革,而是抱着大锅饭,一刀切懒政的方式去做所以才得不到好效果。前边说了,差别化服务这一点来说现在远没有早年做得好,早年还知道比较普遍的区分快慢车区间车线路也是网状(不信的可以去看1980年代的交通图看看那时候公交线路的状态),现在则是一锅烩。
必须要明白的是,月票制度不代表必然引起运力不均衡,只有中国这种无服务理念的乱七八糟似的发展才会导致不均衡。更何况,健康的公交体系是覆盖型的体系而不是挑选性的体系,也就是说,要海纳百川而不是挑三拣四!特别要注意一味的价格便宜不等于叫做海纳百川,只有切实做到以面向需求为纲,确实落实全面的差别化服务,而不是一味在平均均衡这种大锅饭思路上较劲,才可能达到公交改革的最终目标——吸引最多的人,特别是中高端人群尽量多的利用公交车(这里一律不局限电汽车包括所有公众交通方式)。
中国的国体造就了中国的改革看似什么都不可能其实也是什么都可能,关键在于上边那几个人是否把问题摆痴清楚了(因为并非更好的方法一定触犯了xx利益……)。公交论坛上有人说得好,“让坐奥迪的作公交改革,能好才见鬼”。
提示:吸引10个走路骑车的(走路也是私人交通方式,易于证明,走路这种私人交通方式通常的占有面积大于公交出行),不如吸引3个开车的。

[ 本帖最后由 hakutaka 于 2006-12-27 23:14 编辑 ]
2006-12-27 23:11:34

使用道具 举报

其实近郊似乎也没有什么火车的。就几个通勤的临客,发车时间还不好,运行时间也较长。好像不存在月票改革对近郊火车影响的问题啊。
原帖由 东风41659 于 2006-12-27 00:02 发表
近郊火车没有不吃亏的
2006-12-28 13:28:25

使用道具 举报

关于北京公共交通,我觉得政府似乎长期以来都把注意力放在公共交通中的公路交通,而忽视了轨道交通,直到近些年才开始重视轨道交通。但重视的方面似乎只是地铁,城铁,而忽视了近郊火车,导致345K等线路乘坐率过高
2006-12-28 17:29:01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东风4-1660 于 2006-12-28 17:29 发表
关于北京公共交通,我觉得政府似乎长期以来都把注意力放在公共交通中的公路交通,而忽视了轨道交通,直到近些年才开始重视轨道交通。但重视的方面似乎只是地铁,城铁,而忽视了近郊火车,导致345K等线路乘坐率过高

        关于这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条块分割.铁路是铁路,地方是地方.铁路是国家的,不愿意为地方服务
        现在的政策体制,把城市交通纳入政府行为(地方政府行为),铁路无利可图,更不会参与城市交通.现在的市郊列车完全是铁路内部通勤而开行,根本不为了吸引其他客流,只能一天一天萎缩
       相比邻邦日本,我们相差的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2006-12-28 18:47:26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