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楼主:

寨口站,一晃就是九年!

47
回复
4858
查看
[ 复制链接 ]
小学我也来过,不知不觉,6年过去了……
2012-3-2 17:35:48

使用道具 举报

好熟悉啊
2012-3-3 18:38:09

使用道具 举报

不错,那节车厢上白色的字迹是留言么,呵呵。
2012-3-3 19:49:48

使用道具 举报

西贝环线不可能会被和谐的,因为它周围的部队都是重装部队,运输全靠这条铁路呢。
2012-3-4 13:34:02

使用道具 举报

      十年前魂牵梦绕的京郊通勤车之旅

   那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在那个年代,路用通勤车还都在开行,对于我这样一个火车迷来说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在那时,电脑、网络、数码相机是些很遥远的东西,时常出来坐坐通勤车,对我来说就已经很幸福了。虽然能见到的只有当时路上运行的机车、车辆,但那强大的诱惑使我每次登上通勤车时都从不感到枯燥,总有新鲜的感觉。在那个年轻而极富感情色彩的年龄段里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

   其中与我最亲密的,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每晚7:23从老京包线沙河站发车经西北环至丰沙线三家店站的路用通勤车。多少年了,虽然当年的车次早已忘记,但这趟车每每出现在我回忆中时,那段美好的时光便完美再现于梦境般的回忆中。

   那时的我在北京动物园就职,专职负责照顾国宝大熊猫的幼仔,工作谈不上多辛苦,但责任和细心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为这份工作感到自豪。白天与可爱的熊猫宝宝思守,虽然晚上有时也要值夜班。但还是有很多闲暇的时间的,当时不与父母同住,又没有女朋友,一个人自在快乐,无忧无虑,精力充沛得无处发泄时,下了班就想出去坐火车散心。动物园离北站很近,北站的通勤车无疑成了我坐车的首选。

   那时北站北至南口的通勤车晚上6:30发车,在它的后面还有一趟去南口的车。我一般选择6:30的车。把自行车往车站一存,买了票就上车,记得车票很便宜呀!北京北―沙河,车上人有时会挺多,但每次我都能找到朝东、正向、靠窗的座位。夏日里夕下的焦阳洒进来,晒得人们无精打彩,只有我兴奋而专注的望着窗外。一般这车都是由南口段东风4B牵引的。那时市区还可以鸣笛,开车前机车试风的笛声短促而高亢,不多的等待后,一声长鸣,列车准时缓缓起动,驶离北站。

   老京包线用的都是木枕和缝轨但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撞击声格外清脆动听,随着列车加速,高热的也空气变成细细微风吹入车窗,窗外的树木格外青绿,晃动的枝条随时都想伸进车窗,闻着枕木上传来的阵阵清新油浸的味道,列车很快驶入了清华园车站。这站上车的人很多,使车箱里感觉拥挤了一些。这站停车二分钟,列车鸣笛起动,清华园至清河区间行驶需八分钟,在这个区段列车开始加速,因为这段是大小平交道口最多的线路,所以列车一路鸣笛,颇显紧张,当然了,也许只有我这么想。这个区段列车一直是以五十到六十公里的速度奔驰,由于是单线,两旁的树叉离得很近,显得还是很有速度的。经过许多大小不同的弯道,看见窗外长城润滑油公司的自备罐车,明黄色的很显眼。那时的老京包线还是很繁忙的,虽然没有现在轻轨的陪伴,但清河站上却有“东方红5”机车在货场调车,有时还能看到待避在站内的大列。列车在清河站稍做停留便出站了。在东北环与老京包线交汇处有一值班室,路内人称为28公里。我们这趟车在这儿也要停车,有时还能看见几个铁路职工在相互再见声中上下火车,当时我想:他们是世界上最可敬的人,工作这么辛苦,还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上班。

   一般机车是停在东北环与老京包线跨线大桥下的停车标前,从28公里再开车,车速就一直比较慢,铁路边的视野就开始显得格外开阔了。那时,京郊的房地产刚刚起步,隐约在稻田那边看到的连片的别墅,让我感到很神秘。列车在滑过沙河大桥后撂了第一把闸,清澈的南沙河,景色相当美,该准备下车了。告别了去南口的通勤列车,在空旷的站台上只有我一个人。那列去三家店的车(不,准确的说是“那辆”,因为他只有一辆YZ22硬座车箱)静静的停在二站台四道上,很有特点。

   离开车还有整整二十分钟,该去买啤酒了。在这趟通勤车上,边看景色边饮啤酒,这时一台南口段“东方红2”已经和那辆孤零零的YZ22硬座车挂车了,我拎着啤酒上车,运转车长还没来,(其实刚才就在小商店看见他了,正喝啤酒聊天呢)。车箱里很脏,最逗的是没灯,要是天黑了…车上人极少,三三两两的散座在车箱里,又没有玩牌的,很安静,只有座背后飘上的缕缕青烟能说明那里还坐着一个人。这时,传来了运转车长大声说笑的声音,然后就是电台里的喊声:**次压风,**次缓解,**次尾部风压600千帕。7:23分,”东方红2”一声长鸣,列车便开出了沙河站。

   经过多组道岔后,驾驭室朝前的“东方红2”开始加速,对于它来说牵引一节YZ22硬座车箱不算吃力,转眼来到了驶入西北环的大弯道,与之并入的侧线是三角连络线,线路南面地势低的地方有几股铁道。一台南段的ND4机车停在尽头线上,这是一处煤炭到达场。小“东方红”继续加速,深蓝色的ND4机车渐渐远去,天边的夕阳把云彩染得通红,点缀在西边连绵的山峦上,形成了一道金色的剪影,让我陶醉。

   听说这西北环是战备线,它是水泥枕,有缝线路,单线电气化,但我从来没在沙河到军庄站之间见过电气机车。就算在那个铁路上车次比较多的年代,这条线路也是冷清的。一天之中除了早晚三家店到沙河的路用通勤车外,也就是一些京通线去丰沙的大列由此经过。大都由怀段东风B双机车索引,在军庄站换8K电气机车继续上丰沙线。

   刚才买的啤酒还挺凉,窗外是连绵无尽的稻田,一点多余的景物都没有,蓝天下翠绿的杨柳点缀其中,真是难得的景色,北方少有的风景。车速一直都在60KM/H左右,线路在这段非常直,直奔西山而去。下一站是后章村站,一个四等小站。我们一道侧线停车,非常短的小通勤正正的停在了车站的站房正中,还没站房长呢,哈哈,真有意思。下车的有三四个人,一声汽笛,车缓缓起步,驶过出站道岔,小“东方红2”的排气口浓烟窜起,加速!加速!这时我才发现这后章村站里一辆车都没有。(那时,京局长轨车列组在时会不时停在这儿,但今天没有)前面线路开始转弯,向南的大弯道过后,驶过京密引水渠,渠水中映出了朵朵白云。随后一组村庄和公路映入眼帘,是阳坊镇和沙河至阳坊的公路(现在那里已成了京郊涮羊肉之胜地了。)接这来是军营和墙外叮噹作响的石料加工厂,线路从这里开始上坡,现在我明白小“东方红2”为什么要开得如此快,原来是要闯上前方的高坡。路边出现了白色的山包。很好看,这里是海淀区和昌平县的交界处,叫后白虎涧,听起来挺吓人的。白色岩石间长出的树林把这里衬得很美。再看远山里的片片白色是佛山陵园,可见这里风水极佳。这一段弯道多是左转,线路渐渐向南,西边的山也越发雄伟,当窗外出现凤凰岭时,离聂各庄站也就不远了。列车驶过一座桥,桥下是346路公交车总站,现如今,这已建起了一座站台,叫凤凰岭站,供旅游列车临时停靠。

   终于看见聂各庄站的进站信号机,双黄灯,侧线一道停车。这个站是曲线车站,可以看出地势已经很高了,站两边绿树环抱,北京西山的绿化真是没得说!列车穿过了一段繁茂的树林后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西边晚霞已经通红,西山彻底的变成了剪影。海淀驾校映入眼中,练车车道上的灯火很是奇特,特象年幼时梦中过家家的小城。列车继续前行,弯道很多,基本是沿着西山山脚行驶,时而穿行于两山之间,时而在密林中通过,不时还有一座小古刹出现在眼前,很是别致。小庙的山墙几乎贴着列车而过,吓我一大跳!(后来听说那小庙在文革中曾经关押过朱德元帅。)不知不觉中啤酒已喝了一瓶,列车减速通过一座大桥后驶入了寨口站,这里地势更高,(后来我骑车郊游经过寨口站下的公路时,那通往车站的百级台阶令我吃惊)。寨口站名字来源于地名寨口镇,说这里有镇,不如说是村。倒是这里有一座水泥厂,污染不小。站边的大山里山梁上不时能看见载重卡车小玩具一样开上开下,很有意思!果然水泥厂在寨口站里也有装车线,很高大的建筑下有几辆敞车停在那里。因此车站也就显得比其它小站大一些。

   从寨口站再发车就是灰峪隧道了,它全长近四公里,这时天色越来越暗,晚霞也流失在天边,列车与公路平行一小段后便一头扎进了灰峪大隧道。灰峪隧道从寨口站洞口算起是上坡,小“东方红2”加大马力,发动机的轰鸣在洞内震人心脾,不时有水雾从车窗外飘入,吹进来的风也越来越冷,车里漆黑一片,一丝光线也有没有,完全的黑暗,黑到把手放在眼前一寸的地方,都什么也看不见。在前方机车头灯的光影中,隐约看到隧道壁竟然没有衬砌,狰狞的岩石扑面迎来,有点恐怖的感觉。经过大约二公里后,冷风不断的从车窗吹入,不时有微弱的灯光从隧道壁射入车箱――那是避车洞内发出的光。这里真是冬暖夏凉,四季恒温。不觉间,窗外渐渐有了灰白色的光线,越来越强,刹那间,列车驶出隧道。

  
2012-3-10 17:47:14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夜行列车 于 2012-3-10 18:50 编辑

   天色已快全黑,两边村庄灯火依稀,前面就是军庄车站了,小通勤车缓缓滑入了军庄站,站台在右边,下车的人很多,车箱中只剩我和另外两名乘客了。军庄站很大,十股道以上,其中一半停放着大列,前文中提到由京通经西北环去丰沙的大列都在这里到发。忽然一阵阵熟悉的风机声传到耳边,随后便是一道强烈的灯光充满窗外,抬头观看,一个橙红色的身影从窗边驶过,8K!是一台8K电力机车从二道开过,很兴奋的望着远去8K的红尾灯。我们的车也在不觉中起动了,开车后便开始注意观察那条与丰沙线的联络线,它从军庄站出站后就一直没和西北环线在一起,而是在我们左边继续爬升,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在山间时隐时现,最后消失在隧道里。

   我坐的车继续沿着西北环行驶,前面就是终点站三家店了,与右边地势低些的109国道平行了几公里后,穿进了两个山边小隧洞,三家店水库那熟悉的轮廓在夜色中出现,刚才还在我们左侧相伴的联络线已在我们头上一桥飞架,十分壮观,在水库西岸与丰沙合拢。水库中还有几只桥墩孤零零的立大水中,那是丰沙老线大桥,现在被南侧的双线新桥取代,不知为什么桥墩却被留下了。黑暗的水面只有月光下芦苇的倒影随风摇摆。行驶过一个大弯道,列车驶进了三家店站,车轮下通过的是几组组合交分道岔,然后在一站台稳稳停下,看看表,8:30整。一小时过去的真快,空啤酒瓶留下吧。我抬起麻木的双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车箱,天空的繁星格外清晰。

   三家店算大站了,八九道上停着由8K牵引的大列,驾驶室的灯灭着,东西北三方向隐约能看到连绵的山脉。我还要在这里等待从木城涧开来的市效列车564次, 8:45三家店二站台停车,终点是北京南。先下去买票吧,下地道绕到车站候车室,没几个人,很快就回来了,票是硬纸的,卖给我的时候就已经剪口了,这时送我来的西北环小通勤车已经停靠在二站台一道上了,小“东方红2”也不知去向。(后来才知道它已经回南口段在三家店的折反段了)。

   一段不算漫长的等待后,北边铁路上出现了机车头灯的光茫,伴着清脆的笛声和兰白色的光柱,我判断它是“小北京”内燃机车牵引的564次进站了,列车越驶越近,判断正确!京局京段的小北京牵引六节Yz22硬座车箱加一节XL22行李车厢编组的564次!上车后在机后第二位,没人!西边车窗都开着,我可以随便换,先座左窗边,开车了,编组小加速就是快,一会便看见了黑暗中掠过视线的折反段,有很多东风7南口机务段的,专门负责大台线的运输,听说大台线的店算起经门头沟、野溪、安家滩、下苇甸、色树坟、王平村,在落坡山岭站与丰沙交汇后向大台,木城涧。是当年詹天佑为了京包铁路用煤需要而修建的。依山而建,曲线、坡度陡,线路下是潺潺的永定河水,景色很美。

   很快列车到达了前方养三车站,这车站名字是因为处于养马场和三家店之间而得名。五路西黄村线也由这里北侧和丰沙线并行,车站车紧靠石景山热电厂雄伟的厂房,夜晚窗外只有热电厂厂房的灯光在闪烁,一列由8K电力机车牵引的货车鸣着长笛从右侧会车而过,窗外,漆黑的车厢一节节飞快闪过,震耳欲聋。不觉间,窗外已是首钢西墙,一列“鱼雷罐车”(一种装铁水的特种车辆)缓缓驶过,“鱼雷罐车”罐口是敞开的,里面的铁水把天空映得通红,灼热的空气飘然荡荡,很有意境。养马场站也在身后了,这时列车窗外是首钢的南编组站,身边几座桥墩不知不觉间闪过,那是还未完工的西长线跨丰纱京原的大桥,那时北京西站还没完工,看到它未完工的大桥,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轰”一声超重的笛声伴随着大地震动把我从激动中惊醒,ND5!一台ND5内燃机车车牵引着京原大列从窗外驶过,更激动了!心律加速,我最喜爱ND5-2型机车!夜色中央车头的牌灯显得格外明亮!0223号车ND5大列驶过后,我们的车驶入了石景山南站,这个车站也比较大,听说还算得上是一个编组站,车边几股道上停满了货列,可能是首钢的自备车,这里的地势已经完全是平原了,原先一直陪伴丰沙线的永定河干沽的河床也已经看不到了,再开车应该是丰台站了,列车缓缓起动后,一直在变换的道岔群中穿行,然后靠最左的线路开始左转,这时右边车窗外两台ND5大列整齐的停在那里,等待发往京原线,转眼就被窗外浓密的枝叶将视线挡住,我感觉列车一直在转弯并且爬升,果然,一会便与京广线合并,一列客车在与我们交汇远去,牵引它的是北京发动机声越来越远,随后便只有我们的列车在空旷的京广线上奔驰,离丰台越来越近了,隐约能看见丰台机务段里的机车,列车开始减速驶入丰台站一站台,我坐到了右窗,窗外二站台上的龙瓜槐像小馒头似得挺可爱,站内没什么车,只有车站广播大喇叭里传出女声的通告:“***次六道开过来,***次六道开过来”,这时我们窗外还是格外的宁静,只有小北京机车机器的轰鸣声,还不发车,等的时间已经很久了,正发呆,一声汽笛,我们的车发动了,下一站就是终点北京南了,我还有些意尤未尽。

   这时,一列客车从对面向我们开来,远远望去树丛间远方的列车灯光闪闪,很是好看,像一串萤火虫在树丛中穿行,远远传来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格外动听,一会儿它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只留下久久回荡的车轮声,天空中繁星闪闪,空气早已没有了白天的燥热,凉风吹入车窗。转眼列车驶过西三环管头立交桥,车速一度很快,也就这一段线路还算够小北京撒撒欢的,线路南侧是从北京站至丰台的京山正线,我们的车行驶在最北侧的第四道上,路边的小松树齐刷刷的掠过,马上就要到草桥村中顶道口了,骑车时总喜欢在那里看车,喜欢看北京站出入的特快以110公里的速度飞驰而过,那感觉真是爽极了,西站没有建好之前,京广京沪所有的列车都由北京站到发,间隔很密,这时中顶道口以滑过视野,前面就是北京南站进站道岔群了。忽然一道强烈的光柱从窗外后方直射而来,一台DF4D牵引着一列25G客车以排山捣海的气势从我们南侧上行线高速驶来,因为两车间距一条线路,又是同方向行驶,我清楚的看到副司机立岗站立,DF4D长鸣着超越笛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列车当时运行速度是60km/h,而它至少已经有110km/h的速度,明显的超越感,红白相间的25G一节节滑过,车厢里灯火通明,疲惫的旅客们有的正在收拾行李,有的则与我隔窗对视,一副很好奇的样子,很好玩。这时我发现在对面驶过的餐车上,一名大厨正靠在餐车敞开车门的铁栏上,他眼望远方,身上白色的工作服被风吹得摇摇坠坠。我羡慕他,好羡慕他的这种感觉,一天工作的疲倦在这窗外飞过的美丽中消融。铁路工作,我魂牵梦绕的理想!

   不觉间那列特快与厨师消失在视野里,只留下车轮与无缝钢轨磨擦的回声,感慨万千中列车已并入南站进站线,一个大弯道过后,小北京机车发出了进站的笛声,南站的轮廓渐渐清晰,列车缓缓驶入南站,一台“东方红5”从窗外开过,一节节22行客车厢紧跟在它身后,我们的车进南站3站台,站台南边的股道上停满了22型客车。北京南站虽历史久远,但在今天它的档次标准还是很低的,全路的慢车几乎都从这里到发,人员也比较乱,旅客多是一些贫苦的老百姓,打工仔甚至盲流,但这不能说明它在我们车迷中没有地位,多年后,我经常和车友到这里看车,拍照,与南站有缘,当时我就有这感觉,它平易近人,无拘无束,朴实无华。

   带着一身酸懒离开了564次,出站检票后,直奔102电车站,早已有一辆102电车开门等候,需再倒一趟车回西直门,取自行车骑车回家。这时看看表已然9:45了,102路带我回到了都市的繁华,我茫然望着窗外霓虹夜幕下的京城,感觉好像回归故里一样,心里觉得很沧桑。

   晚上11点半,我准时回到了我那“单身贵族”的小屋,不想洗涮便一头扎到床上,还是久久不能入睡,那时的思维真是很乱,梦想时常围绕着我,很不现实,那晚又失眠,梦中列车又在驶过…

           ―――――――――全篇完――――――――――――

                        2003年7月于北京



2012-3-10 17:48:30

使用道具 举报

夜行列车 发表于 2012-3-10 17:48
天色已快全黑,两边村庄灯火依稀,前面就是军庄车站了,小通勤车缓缓滑入了军庄站,站台在右边,下车的人 ...

几年前在本网好像读过您写的这个文章。当时怀旧的心情,现在成了怀旧的对象了。
2012-3-11 06:36:36

使用道具 举报

@夜行列车,出来现身,万分感谢!
现在应该改名叫“20年前魂牵梦萦的通勤列车之旅”了。
2012-3-11 20:44:15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