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好友
帖子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综合交流区
›
铁路交流
›
机车的变化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发布主题
返回列表
机车的变化
0
回复
1092
查看
[ 复制链接 ]
京局京段
当前离线
积分
7636
IP卡
狗仔卡
京局京段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车是牵引或推送铁路车辆运行,而本身不装载营业载荷的自推进车辆,俗称火车头。按运送每吨公里消耗燃料量计算,机车是耗能最少的陆地运输工具。 机车一般由蒸汽机、柴油机、燃气轮机、牵引电动机等动力机械直接或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动力机械使机车动轮产生力矩,同时钢轨又给动轮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各个动轮反作用力之和称为机车牵引力。这个牵引力是由动轮周上作用力而产生的切向外力,所以又称为轮周牵引力。
机车的发展简史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机车是蒸汽机车,以后又出现电力机车、柴油机车、燃气轮机车。
蒸汽机车的发展
1803年英国的特里维西克制造出第一台在轨道上行驶的蒸汽机车;1814年,英国的斯蒂芬森制造出一台 5吨重的“皮靴”号蒸汽机车,这通常被认为第一台成功的机车。但真正在铁路上使用,并为现代蒸汽机车奠定基础的,是斯蒂芬森父子设计者建造的、并于1829年在比赛中获奖的“火箭”号蒸汽机车,它行驶速度达58公里/小时,创造了当时地面行驶车辆的最高速度。
183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杰维斯首次在机车前部试装一引导转向架,使机车能够在弯道上安全行驶;1836年美国坎贝尔设计一台两轴引导转向架两轴联动的机车,但这一设计并不成功,直到同时代的机械工程师哈里森进行了加装车轴均衡机构的改进后,才成为完善的机车。不久这辆机车便成为美国的标准型机车,并命名为“美国人”,被广泛应用到19世纪90年代。该型999号机车于1893年创造了181公里/小时的当时最高速度。
为了提高饱和蒸汽的利用率、加大机车的牵引力,并能更好地通过弯道,1888年瑞士造出第一台关节复胀机车,由工程师马勒设计,称马勒型机车。1904年美国引进并在山区使用了马勒型机车,后改为单胀式,制造出最大的蒸汽机车2-4-4-2型。
进入20世纪,采用过热蒸汽的蒸汽机车迅速推广,这时的机车已向大蒸发量、大尺寸、大锅炉的大型化发展。中国于1881年制出自己的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运行于唐山-胥各庄铁路。
蒸汽机车虽经100多年的发展,但运用热效率只有6%左右,加上保养维修量大、污染严重、日运行里程短,因此逐渐被热效率高、运用率高的电力机车和柴油机车取代。美国于1960年、英国于1968年、法国于1972年、日本于1975年、德国和前苏联均于1977年相继停止使用蒸汽机车。
电力机车的发展
1835年荷兰的斯特拉廷和贝克尔两人,试制了以电池供电的两轴小型铁路电力机车;1842年,苏格兰的戴维森制造出一台由40组电池供电的标准轨距的电力机车;1879年,德国的西门子设计制造了一辆小型电力机车,电源由机车外部的150伏直流发电机供给,并通过两轨道和其中间的第三轨道向机车输入,电力机车首次成功行驶。
1890年英国伦敦首次用电力机车在5.6公里长的一段地下铁道上牵引车辆。1895年美国的巴尔的摩铁路隧道区段采用的干线电力机车,功率为1070千瓦。20世纪初,欧洲有几个国家曾建成几段以三相交流电供电的电气化铁路。
20世纪初,电力牵引的优越性已被公认,到20年代末,几乎每个欧洲国家都已有电气化铁路。因三相交流供电系统和机车变流装置复杂,电力机车逐渐趋向采用工频单向交流电。50年代以后,随着大功率汞弧整流器和引燃管整流器的出现,特别是硅二极管整流器的出现,促进了采用工频交流电的电力机车的发展。
70年代以来,干线电力机车向大功率、高速度、耐用方向发展。客运电力机车的速度已从每小时16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中国1958年制成了第一辆以引燃管整流的“韶山”型电力机车,1968年又改用硅整流器成功,制成“韶山-1”型电力机车。
内燃机车的发展
在柴油机车出现之前,1906年美国制造出电力传动的汽油动车。1913年瑞典制造出电力传动的柴油动车,这些动车与柴油机车的构造类似。1924年苏联用一台735千瓦潜水艇柴油机,制成一辆电力传动的柴油机车。1923年美国制成220千瓦的电力传动的柴油机车。
到了二十世纪30年代初,柴油机车进入了试用和实用阶段、功率多在一千千瓦以内,主要以调车机车为主。到30年代后期,出现了单节机车多节联挂的干线客运柴油机车。
柴油机车的运行表明,它的经济效益比同等功率的蒸汽机车高得多。1945年以后,柴油机车进入大发展的阶段。柴油机上多配装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功率普遍提高。中国东北地区在30年代曾试用柴油机车,1958年开始制造柴油机车,
燃气轮机机车的发展
最早的燃气轮机车是从使用复式燃气轮机开始的。1933年瑞典制成了480千瓦的自由活塞燃气轮机车;1951年法国先后制成735千瓦和1770千瓦自由活塞燃气轮机车;1954年前苏联制造了2210千瓦的自由活塞燃气轮机;1941年,瑞士首先制造出开式燃气轮机车;40年代末和50年代,英国、美国等制造出不同功率的开式燃气轮机车。
机车的分类
机车可按所采用的动力装置、用途和走行部形式分类。按动力装置,机车可分为热力机车和电力机车两大类;按用途,机车可分为客运机车、货运机车、客货通用机车、调车机车和工矿机车五类;按走行部形式,机车可分为车架式机车和转向架式机车两类。
机车的类型不同,能源供给的形式也不相同,但各种机车的构造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如都包括车架、走行部、车体、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和司机室等。蒸汽机车构造比较特殊,电力机车、柴油机车和燃气轮机车除动力装置、传动装置不同外,其他部分基本相同或相似。
蒸汽机车主要由锅炉、蒸汽机、车架、走行部和煤水车几部分组成,其他还有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控制和监测装置、司机室、辅助装置等部分。
电力机车是靠外部供给电能由牵引电动机驱动的机车,电能由电力系统经传输线、牵引变电所、接触网或第三轨道输入机车的牵引电动机,再驱动机车前进,因此电力机车是非自带能源的机车。
电力机车的机械部分主要由转向架、车架、车体、司机室、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等组成。转向架上的每个动轴均由一台牵引电动机驱动。转向架上还装有制动基础装置,它将牵引力和制动力传给车架。车架一方面承受车体、司机室和设备重量,另一方面传递牵引力给车钩缓冲装置以牵引列车。电气部分主要由牵引电动机、牵引变压器、受电弓、主断路器、交流电力机车的整流装置、控制、辅助和监测装置等组成。
柴油机车是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机车,它比蒸汽机车有更高的热效率,不需要频繁地加入燃料,持续工作时间较长。柴油机车主要由柴油机、传动装置、车架、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辅助装置和控制与监测装置组成。
燃气轮机车是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机车,它与柴油机车相比,除用燃气轮机代替柴油机外,其他构造基本相同。燃气轮机车主要由燃气轮机、传动装置、车架、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控制和监测装置以及柴油发电机组等组成。
蒸汽机车由于热效率低、维修、整备频繁、经济效益低、对环境污染严重,在铁路运输中已让位给柴油机车、电力机车和专为客运使用的柴油动车组、燃气轮动车组、电力动车组。
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是现代牵引动力的主力,除向更大功率发展外,主要是进一步提高热效率、耐久性、可靠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以燃气轮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以及电力机车为主力的客运机车,正向更高的速度发展,80年代已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到250公里,正向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迈进。
车轮与钢轨的相互作用问题,轮、轨间的粘着、粘着系数、转向架和受电弓与接触网等在高速运行中引起的各种问题,是未来机车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2007-3-11 20:3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