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火箭我们不知道外,中国的任何高端产品走的都是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歼11引进的是SU-27,歼10上核心部件都是进口的,更不要说汽车行业了。铁路我们也尝试过国产化,象“中华之星”经过十几年的研制,可毕竟和国外产品差了几十年,安全性能也极不稳定,于是铁道部才决定和汽车一样采取引进、消化、吸收的路子。毕竟安全第一啊。
CRH2的引进,采取了4步走的方式。
第1步:原型车直接进口3列,计24辆。
第2步:散件组装车6列,计48辆,(在日本完成大部分组装工作,南车四方完成剩余的部分工作)
第3部:国内组装18列,计144辆。铝合金车体等大部分关键部件从日本进口,由南车四方进行组装。
第4部:大部分部件国产化计23列,计184辆。应该承认核心部件我们是无法国产的,这种情况跟国内所有行业都一样,就像电脑一样,我们的“龙芯”CPU能和P4-3.0相比吗?
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带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是邓小平早就定了的调子,也是我们改革开发的重要成果,好的东西就应该向人家学习,不能妄自尊大。 |
2007-4-16 11:2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