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大家再来看“记者”的报道

1
回复
923
查看
[ 复制链接 ]
本报记者 傲 腾
2006年09月01日04:52
  北京至长春的T59/60次特快列车上的《服务指南》中介绍道:本次列车是坚持了十几年的老牌子“红旗列车”,尤其在本次车的新空调高级软卧包厢内可以得到超值服务。也许是优质服务,其票价也确实昂贵。在同趟铁路线上同样路段内其它列车软卧票价,一般也就在290―300多元之间,而这趟列车的所谓新空调高级软卧包厢,是把原来四人的包厢留了一面的上下铺,对面铺位变成厕所,其票价是704―735元。
  8月上旬,记者购买高价位车票“享受”了其“超值”服务,让人啼笑皆非。走入红旗列车二人高级包厢以后,暖瓶里是冷水。列车不备餐车,列车售货车上也只有方便面、火腿肠。包厢内每个床头上有个小的挂式闭路电视屏,可看十几个录像节目,但没有声音,服务员答应叫专业人士来修,但等了近两个小时还不见来人,又催,给予的回答是已坏了好久,没法修。而且这个包厢内各种装置在列车行驶时相互磕碰,“叮叮当当”声音不断,卫生间只有冷水。从晚9点上车到第二天早晨,服务员从未进包厢内整理清扫过。
  《人民日报》 (2006-09-01 第05版)
2007-8-11 19:32:18
车体不就是19K吗,服务一直就那样,国内列车服务说的过去的估计也不多,价格方面也不算离谱,我坐过几次K53的高包,也500多呢,反正坐高包就是不值,除非有人报销银子
2007-8-11 19:52:1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