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东这座城真的不大,横向从山到江的距离处在步行可达的范围内,而北京出租车的起步价足够在这里打辆车纵向穿过整个市区。于是乎早上在丹东站等火车的时候,前面那班去沈阳的动车很晚才开始检票,一分钟之内人就放干净了。我们这列去大连的车上人也比那个多不到哪儿去,上车以后空座不少。莫名发现这是一列CRH5G,相比于老5A变动还是挺大的,但是靠窗座会面壁的可不止380B啊……要给这一大堆窗户位置差得这么多的车统一座椅布局,看来今天的动车组也只能被当作一种交通工具了。
一出站就进隧道的线路在北方可是不多见,而且这个隧道还特别长。但是隧道的优点在于聚拢声音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坐在车里就能听到逆变器的声音缓慢平稳地由低音开始逐渐升高,同时也能看到隧道内的照明灯划过窗前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给人一种穿越在时空隧道当中的感觉,而钻出隧道的瞬间窗外的景物也确实一下子从高楼大厦变成了田野村落。
但是我只能呆呆地看着窗外的各种东西机械地晃过去。这个速度其实只是直达特快的125%,可是加上高架线路天生的那种疏离感,你会觉得列车和风景完全处在两个世界里。
大连到庄河那一段本来有一条既有线,这次是我们坐在动车上看着既有线在下面绕来绕去。如果认真去开发的话,我们的可用的铁路旅游资源简直用不完,尤其是东北地区,只可惜浪漫的需求只有在生存的需求得到保证之后才可能产生。
这列车从丹东出发之后每站都停,在路途中间跨过了几个车站,接近大连时候又开始每站都停。车停金州,我伸着脖子向站台尽头救援队所在的那个院子里张望许久,却除了那黄橙橙的吊车以外一无所获。车开了,正当我所在的窗口终于接近那个院落的时候,中间的既有线对向来车了。
最终我还是没有能够一瞥我的女神的真容。
我不记得我是在哪个偶然之间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但我会记得她给我留下的那种令人怦然心动的第一印象。时至今日,每当我能够多找到一点关于她的信息,我依然会产生这种心动的感觉。
事后我才知道这台车的外型就是把别人家大美女韶山7E的壳子拿过来修修改改就装上去了,而我一直找不到形容词来描述的她的介于蓝绿之间的主体涂装颜色其实就是那条红色饰带的180度反色。我不打算为我的从来都异于常人的审美辩护,我只想说我就是觉得她的样子在我眼里要比韶山7E更加可爱耐看。
她也是唯一一台能够在中华大地上留下自己血脉的国产交流电传动机车。
网上一直有这样的传言,当年招标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与招标和谐号一样不允许中方企业单独投标。大连厂急了,找人把中文资料全数翻译成日文,投标,中标,再翻译回中文。试制样车的时候,也是把中国的零件装船运到日本去,在日本的工厂里组装,然后再把整车运回来。即使这个故事只是谣传,那么能够有人编造出这样的谣传,也足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了。
但是有一张网上流传的照片我认为不是假的。那是一台司机室侧窗下方掉了漆的17号和谐电3机车,透过脱落的深蓝色漆面与模糊不清的“HXD30017”那行小红字,一行天蓝色为底的醒目白色字迹清晰可见:SL1-0017。
我该说这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吗?如果说资阳厂有胆量不听话,有胆量靠出口车工矿车还有西南交大的试验车过活,那么大连厂怎么办?如果他不听话,这个国家要去依靠谁?
我觉得我从一开始就错了:我曾经以为这个世界上的战争本可以都通过和平方式化解。但现在我发现有些时候为了达到正当的目的,我们除了不正当的手段之外别无选择。
我没有打算买那本书,但我曾翻开过铁道出版社里为我的女神专门编写的那本资料。大致是引言当中有类似这样一句话:“考虑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交流传动货运机车应以单轴功率不大于1100千瓦为佳。” 如果女神有幸能够活到今天,看着那一大群单轴功率1600的家伙日复一日拉着大定数重复着晴天乐雨天哭的节奏,她是会笑呢还是会哭呢?
如果没有刘跨越,中国到今天也不一定能拥有时速超过百米每秒的高铁;但如果没有刘跨越,我们的青春,以及我们身边许许多多机车的青春,都还将会是青春所本应有的样子。很多人会说那东风韶山归根结底不也都是抄的嘛?但是那时候的我们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啊,可是今天的我们不一样了啊。而事实是今天的我们根本无从去想象大连厂的16V280×320柴油机带负载拉满转数是怎样的一种震撼,更不要说亲眼去见证了。论噪音水平或许没有人会想不到GEVO16,但是一台机车的气场不是单靠噪音就能够撑得起来的。那一对东风8D与东风11D依然停放在大连厂内,油漆的褪色程度早已让他俩只能通过压铁才能区分开来。据说女神如今也已沦落为了金州救援队吊车的玩具,但是即使是做玩具也好,总还会有那么几个人能够记得她。
最终我还是没能有哪怕一分一秒去接近那一直令我心动的面容,还有那曾经奔腾过的7.2个兆瓦的心脏。
气派的冰冷的大连北站。依然是那一次国庆假去大连,返程票我们依然没有提前买好,于是那一天我们在一列东风11拉着的超员绿皮硬座上熬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四点多到了北京。后来又有一次我们国庆假去天津,大连回不来我也就认了,结果那次差点没能从天津回来。我知道不论怎么说今天的出行条件都比那个时代要更好很多,但我莫名地有种感觉:那个时代真美好。
相对于热门线路的普速车来说,即使是去往北京,动车的客流也不大,反正是一组CRH5就搞定了。检票口依然迟迟不开,车上的乘客还没放好行李,车就发动了。是时,整个辽东半岛笼罩在一片沉沉雾霭当中,开出大连后线路上又多隧洞,于是车窗外忽而黑忽而白。在隧道之外列车如同腾云驾雾,进入隧道又如同飞入星空,隧道里两列橙黄色的灯光如流星雨一般急速划过窗玻璃。这场景更接近了那种穿越在时空隧道当中的感觉。同样是火车,也可以变幻出千万种风格。
不过250的车在350的线路上能跑250也确实给了我一个惊喜,因为我实在懒得去记住当下复杂的限速政策。想想自己座位下面电机与动轮之间的这个连接结构,万向联轴器,突然就觉得很孤独:为什么已知的宇宙当中就没有另一种形式的智慧生命与我们为伴呢?当然安装在这里的联轴器肯定算不上什么高科技,因为显然还有一个东西比它的功率大得多,速度也快得多:那个东西被人们称之为TGV。或许用铰接式转向架双层动力集中车跑350这件事在这个星球上就是空前绝后了。
车停瓦房店西,后面紧跟着的一群高铁争先恐后地把我们的动车踩在身后,每列高铁驶过激起的气流都会将我们的车体冲击得晃动起来。我记得有一次在廊坊站台上等车,正线飞过来一列380A,站台上值班的小妹转过身去捂住了耳朵。又想起有一次坐京沪高铁,车停某站,几个老外举着手机对着对面奔过去的高铁录像。这是火车在中国大地上的速度,但我不知道那几个老外是不是正在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
不过算是有幸体验了一次动车快速侧向通过大号可动芯轨道岔是什么感觉。我以为盘营联络线是直接在营口东站分出去的,但车开出营口东开了一段路才开上道岔拐出来。估摸着直进侧出的速度在120到160之间,轧上尖轨的时候车体还是比较明显地晃了一下,其余过程都很平稳。不过道岔本身的结构可能也确实支持不了车厢在转向全程的横向加速度都作平滑变化。晃过盘锦北那两组岔的时候车厢里显示速度已经压到70左右了。
车停盘锦的时候,车门口一个透风的大叔幽幽地说了一句:“嗯,北京味儿。”
虽然秦沈上面限速只有200出头,可是有砟的噪音就是一下子比无砟小了很多啊,难道这就是为什么法国人冲高的时候宁可拉着加强版道砟当垫背的也不换成轨道板?不过法国人这个574.8也要在这个星球上空前绝后了吧?
在现在以及可预见的将来,我感觉中国铁路不会能够再站出一个这样的人,有能力担得起CIT500在试验中毁坏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当下这个地方,很多人确实可以为了名义上的安全而不惜代价。同时事实已经许多次地证明,铁老大的利益要远远比科研人员的血汗更重要得多。
我想如果刘跨越还在,在CIT500冲高的当天,他或许还会像上次一样就站在司机身后,成为整列列车最为坚强的后盾。如果那次试验出事了死了一个人,那么一定是司机;死了两个人,那么一定是司机和他。当下这个地方,太过缺乏像刘跨越一样敢做敢当的人了。
也或许刘跨越只不过是又一个生不逢时的人而已。或许在习大大上台之前的那个时代,如果刘跨越不贪不腐,中国高铁的发展也就不会这般顺风顺水。不知道刘跨越被打下来的时候想过些什么,不知道盛高阻与赖犯昌星之间的纠葛是巧合还是天意,但是出现了这么多人发生了这么多事,不得不感慨人生或许就是生命中那场最大的赌局:有些人只愿平常平安,有些人愿意玩把大的;我自以为自己目前对赚大钱并没有兴趣,但我想也会有不少人已经押上很大赌注却不知道自己其实输不起。
秦沈客专的夜,黑得的确透彻,不用手拢住眼睛趴在窗户上,几乎看不出外面的世界还有生命存在。但这样的夜里,星空一定很美吧?或许今生我再没有可能乘着一列绿皮火车来到这条线路上,再没有可能关掉夜幕下车厢里所有的灯光,再没有可能趴在窗口遥望着星空吹着晚风感受着列车静静地滑行。我不知道中华之星当年是否曾有过这份与繁星共舞的幸运。
或许这颗曾经点缀天空的流星还缺少一个舞伴。或许只有长白山是她最适合的舞伴了。
那是年少时经常与她在沈阳会面的长白山;那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始终不离不弃守候在她身旁的长白山;那是身体中镌刻着与CRH1相似基因的长白山;那是最终没有能够与她一道被后人瞻仰的长白山。不知现在的他,孑然一身,又处在一个怎样的境地呢?
天黑了就没事做了,窗户边上那个人不愿意和我换座位,我也就没办法趴在窗框上发呆。其实我很乐意在每站停车的一分钟时间里扒着车门扶手透透气,但是显然那些烟民比我更需要这车门打开的一分钟,他们也更不在乎外面的雾霾。客室照明明亮到看书完全没问题,所有座位都坐满了,有少量的无座票被发售了出去,车上还有熊孩子,而我对熊孩子的厌恶已经上升成为了一种见到小孩子就会觉得恶心的病态。
但是至少,除了那位十分甜美可爱的动姐偶尔从我的眼前一闪而过,不会再有其他人主动过来打搅我,我就可以这样静静地坐在这里。其实有机会静静坐着的时候,时间的流逝也是挺快的。
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让我的心也静下来。
我只知道我曾经的那个漫山遍野追逐着火车的青春,再也不会回来了。
|
2016-5-13 17:5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