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我的总结:对于“水塔事件”引发的争论

4
回复
1436
查看
[ 复制链接 ]
近两天以来,围绕北站的老水塔被拆除的事情,在车迷朋友间引发了不大不小的争论
我觉得作为话题的引发者,在这里有必要作一个总结
1水塔是文物毋庸置疑,但是什么级别的文物,国家级还是省级或是市级,准确的说应该是未定级的文物。
2为什么未定级呢,为什么站房与天桥定级了呢?我们可以说因为绝大部分人未曾了解到其价值,就像cpstar同学说的一样,文物的定级肯定有其一整套相关的流程与规定,作为门外汉,我们对于水塔的最终结果,除了表示惋惜之外,不应像8K-056等同学一样上升到政治高度,并由此宣泄对政府的不满。只是在拆除的时候怨天尤人,这不是一个称职的车迷应该做的。
3我认为正确对待这件事强的态度应该是将惋惜一部分化作怀念,更多的一部分化作动力——将北京网越办越好的动力,普及大众的铁路相关知识的动力,将火车迷群体壮大的动力,增强我们的社会影响力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像这样的事件不会在将来继续重演。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铁路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也是我的初衷。
2006-9-6 16:07:46
对该总结的回应:

1. 水塔是什么级别的文物,不是一个级别问题可以一刀切的,文物是一个系统,比如把城墙拆了留几个城楼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 博弈的结果,我一直在围绕技术问题展开讨论,政府在此事上的不作为,作为公民有权作出评价,与无故谩骂的发泄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外,如果我们有能力,绝对会保护下来,所以我们才在这里费口舌讨论,讨论中要用事实为依据,以理论为补充;

3. 这次的讨论很有意义,也很好,既然是讨论,都有道理,没有谁对谁错之分,我也承认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保留,比如南站,我绝对支持改造,但这个显然是不作为。

文物这种文化的东西不是一纸公文就能决定命运的。

在所有文体中,公文是最缺乏人情味儿的,它追求的是严谨,倘若一个社会的公文或公文语言越多,越说明管理者能力水平低,只能靠一刀切解决问题。这是某期《南方周末》的观点,很有道理。

[ 本帖最后由 8K-056 于 2006-9-6 20:24 编辑 ]
2006-9-6 20:21:58

使用道具 举报

部分同意,真理不辩不明啊
2006-9-7 00:26:30

使用道具 举报

本人的4点看法:
1.大家能一起讨论\争论1个问题,正是我网蓬勃发展的表现,正是我网车友朋友关心铁路发展的表现,正是我网车友朋友理性地爱铁路\火车的表现.
2.水塔当然是个文物,我的看法是政府\路方应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因为水塔是铁路历史\文化\文明的1个实物代表(这里水塔也是3个代表),除非是不拆不行,不拆就影响铁路的大发展,那拆也就没办法了.
3.听去过欧洲的人回来说,西方人极其重视保护旧的\老的\历史的东西,绝不随便拆过去的东西,人家是以历史的深厚的积淀为荣耀,以对历史文化的严格保护来显示文明和进步(有关媒体也常有报道介绍).可是,我们现在就知道拆.无怪乎,我们中国人现在都自嘲我国是"拆那"(china).
4.基于以上原因,本人支持8K-056等同学的观点.飞行的火车等同学的一些个别论点,本人接受\理解不了.而且飞行的火车同学说话语气太重,这样不太好,比如他说"不应像8K-056等同学一样上升到政治高度,并由此宣泄对政府的不满。"语气太重伤和气.且不利于建设"和谐论坛"之宗旨.
2006-9-7 10:12:58

使用道具 举报

事实就是事实,不用再说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总之像楼上说的:建立和谐论坛
2006-9-7 22:23:5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