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ze=3]2003年,研究中国铁路的英国人彼得•克拉什发现了一张金达与“中国火箭号”合影的照片。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张照片上的“中国火箭号”与中国保存的那张照片上“中国火箭号”有明显地不同之处:机车的烟囱一个细而高,一个粗而矮;机车两侧水柜前,一个有鞋形块,一个没有;司机室上,一个是№1的标记,一个是圆形标记……
由于年代的久远,资料的缺少,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之谜依然扑朔迷离,一时难以真相大白。
(图为英国人彼得•克拉什提供的金达与“中国火箭号”合影的照片。)[/sze]
[mg]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10/4_EDNcOZdAyR0.jpg[/mg]
[sze=3]目前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着一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由于它机身上有一个大大的“0”字,人们便把它称为“0号”机车。专家考证后认为唐胥铁路通车后,“1882年,又从英国购来两台小型的0—2—0式(只有两对动轮)机车(称0号),参加运行。”被认为是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机车。
(图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0号”机车)[/sze]
[mg]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10/5_HPAc1TmGXQ4L.jpg[/mg]
[sze=3]自1881年建成唐胥铁路至1911年清政府垮台的30多年间,是中国铁路的首创阶段。这一阶段内,清政府由于洋务派和国内有志之士的不断建议和提倡,不但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而且接受战争失败的教训,又进而从加强海防上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终于确定兴建铁路的方针,建立铁路公司,开始有筹划地修建铁路了。3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18个省市修筑了铁路计9137.2公里。这些铁路有的是官办,有的是商办,有的是官商合办,还有一部分是中外合办,或者干脆就是外国人修的。
(图为在唐胥铁路上运行的运煤的机车)[/sze]
[mg]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10/6_oB0BRJvGzDn.jpg[/mg]
[sze=3] 历史的车轮驶进中华民国,铁路建设的状况有所改观。南京临时政府在其成立之初设有交通部,又先后成立中华全国铁路协会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从1928年开始执政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在其长达20余年的统治中,虽然制订了大规模发展铁路的计划,并一度设立铁道部统管全国铁路事业,但建成的铁路并不多。全国铁路缺干少支的状况,在国衰民穷、连年战争的情况下,一直未得改变。到1949年,中国可统计的机车有4069台,分别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机车型号多达198种,难怪人称中国是“万国机车博物馆”。
据现在可以查到的资料,从英国进口的有1892年制造的Double,Bershre型(比谢尔式)机车等。[/sze]
[mg]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10/7_aPdcJrDBSoe.jpg[/mg] |
2006-4-11 16:40:41
|